關鍵詞:動脈粥樣硬化;中西醫結合;趙淳;名醫經驗
中圖分類號:R54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4-0008-02
動脈粥樣硬化(AS)是動脈硬化中最常見而重要的類型,主要累及中、大動脈,以冠狀動脈、腦動脈及主動脈為多見,常導致管腔閉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嚴重后果,其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如何防治AS、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始終是現代醫學研究領域的重點和熱點之一。 導師強調應當重視現代醫學 對AS研究新進展、中醫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融會貫通,深入的探討,以不斷提高AS的防治水平。導師指出,AS是現代醫學病名,在中醫學中沒有對應的病名及病癥,但對于導致AS的常見疾病或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中醫病機近代醫家多認為虛、痰、瘀是關鍵病理因素,近年來一些學者又提出了毒邪理論,豐富了中醫學對AS的認識,為臨床防治AS開辟了新的途徑,現將導師從虛、痰、瘀、毒為患論AS防治的學術觀點和經驗總結如下。
1 從正虛、痰瘀、毒邪為患論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
1.1 正虛、痰瘀互結是AS的主要病因病機 導師認為本病的形成與飲食不節,嗜食肥甘膏粱厚味;多逸少勞,久坐少動;情志失調,氣機不暢;先天體質稟賦及年老體衰有關。上述因素造成臟腑功能失調,脾腎運化輸布失調,肝膽疏泄失司,飲食不歸正化,津液輸化失常,氣血津液代謝失常,痰濁必然內生,流注血脈,血行不暢而成瘀,血瘀則水滯而成痰,痰瘀互結。形成惡性循環。痰濁與瘀血,既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又是引起脈絡慢性損傷的致病因素,痰瘀互結,積于血脈管壁形成AS,導師常說“易損斑塊”若不及時進行穩斑、消斑治療,那么易損斑塊隨時有破裂脫落的危險,而導致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嚴重后果。
1.2 重視毒邪為患在AS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導師指出毒邪有內外之分,外襲之毒有邪化為毒及邪蘊為毒兩種方式,前者常由六淫之邪轉化,后者多由外邪內侵,久而不除,蘊積而成。臟腑功能紊亂可產生內毒。臨床表現為肥胖或超重、口臭、口干苦、便秘尿黃、舌紅夾瘀,苔黃膩,脈滑或濡、血脂異常,血液濃粘聚、HsCRP升高等。現代醫學的毒性氧自由基、興奮性神經毒、酸中毒、微生物毒、鈣離子超載、凝血及纖溶產物、微小血栓、血脂異常、突變細胞、自身衰老及死亡細胞、致癌因子、炎性介質和血管活性物質的過度釋放等,均可認為是中醫的毒邪,這些 “內生毒邪”,直接影響著AS發生發展和惡化。
1.3 提出“通補”治療原則和方法 導師根據上述AS的病因病機,提出“通補結合”治療原則,主張“通”以豁痰軟堅、通腑降濁、化瘀通絡為治法;“補”以健脾益氣、補益肝腎為治法,強調發揮中醫藥多環節、多靶點整體調節的優勢和西藥靶向治療的特點相結合,臨床治療要病證結合,宏微結合,既重視對“易損斑塊”進行“穩斑”,(正確使用調脂西藥,特別是他汀類藥)還要針對易損血液和易損心肌進行干預。即重視對易損患者堅持長期全面綜合治療。
2 辨證論治
據導師的臨床經驗,AS常辨證為脾虛痰阻、氣滯血瘀、痰瘀阻滯、濕毒內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等,上述證型多相互兼夾。
2.1 脾虛痰阻證 治以健脾化痰,藥用太子參、茯苓、白術、半夏、陳皮、薏苡仁、蒼術、澤瀉加減。
2.2 氣滯血瘀證 治以理氣活血,藥用炒柴胡、白芍、枳殼、赤芍、當歸、川芎、香附、郁金、生地、茵陳、丹參5LKzxSAl/GuAui8rvhNg3g==、牛膝、益母草加減。
2.3 痰瘀阻滯證 治以化痰祛瘀,藥用三七、蒼術、法半夏、茯苓、陳皮、丹參、山楂、柴胡、荷頂、桃仁、蒲黃加減。
2.4 濕毒內盛證 治以通腑減毒,藥用生大黃、枳實、虎杖、丹皮、赤芍、茵陳加減。
2.5 肝腎陰虛證 治以滋養肝腎,藥用鉤藤、葛根、菊花、枸杞子、山茱萸、麥冬、何首烏、桑寄生、炒杜仲、牛膝、丹參、當歸、澤瀉、生地加減。
2.6 脾腎陽虛證 治以溫腎健脾,藥用附片、肉桂、黨參、黃芪、菟絲子、何首烏、茯苓、杜仲、豆蔻、當歸、丹參、澤瀉加減。
導師擅長辨證應用現代中藥制劑,配合使用調脂西藥防治AS取得較好療效。如對脾虛痰阻證常使用復方血栓通膠囊(三七、黃芪、丹參、玄參),如對濕毒內盛證、痰瘀阻滯證常選用舒心降脂片(葛根、山楂、赤芍、丹參、降香、紅花、桃仁、虎杖、雞血藤、蕎麥花粉),或荷丹片(荷葉、山楂、丹參、番瀉葉、補骨脂)或丹燈通腦軟膠囊(丹參、葛根、川芎、燈盞細辛)或銀丹心腦通膠囊(三七、銀杏葉、丹參、燈盞細辛、大蒜)配合服用他汀類西藥如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每日10 mg可起到相當于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劑量的療效;對于重度AS患者,阿托伐他汀鈣片的劑量要用到每日20 mg即可“強化調脂”,并可減輕他汀類藥的毒副作用。又如對肝陽上亢夾痰瘀證,常予松齡血脈康膠囊(鮮松葉、葛根、珍珠層粉)適當配合降壓西藥;再如對AS痰瘀阻絡重證常選用通心絡膠囊或步長腦心通膠囊等。
(收稿日期:201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