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中藥制劑復方馬齒莧片治療扁平疣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60例扁平疣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130例口服復方馬齒莧片,同時外搽阿昔洛韋軟膏,每天數次;對照組130例口服阿昔洛韋片,同時外搽阿昔洛韋軟膏,每天數次。4 w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結果,隨訪4 w,并記錄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治愈48例,顯效42,總有效率為69.23%;對照組治愈8例,顯效27例,總有效率為26.92%。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后4 w隨訪,治療組復發3例(6.25%),對照組復發2例(25%),2組復發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復方馬齒莧治療扁平疣安全有效。
關鍵詞:復方馬齒莧片;扁平疣;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4-0048-02
扁平疣是皮膚科常見疾病,中醫藥在治療扁平疣方面,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優勢,但由于現代人生活,工作節奏快,大多沒有耐心和時間煲中藥治療。為解決這一矛盾,筆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選取臨床驗方研制成抗病毒中成藥——復方馬齒莧片,經過數年的臨床療效觀察,發現其對扁平疣具有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60例扁平疣患者均來自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門診,隨面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2組,其中治療組130例,男68例,女62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55歲,平均年齡(25.87±7.98)歲;病程1~35個月,平均病程(10.26±7.59)個月。對照組130例,男64例,女66例;年齡最小4歲,最大48歲,平均年齡(26.3±8.56)歲;病程2~42月,平均病程(13.36±8.05)月。2組年齡、性別、病情,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1] 好發于青少年,大多驟然出現,從米粒到黃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質硬,淡褐色或正常膚色,圓形或橢圓形,數目較多,零星分散或聚集成群,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條狀。一般無自覺癥狀,偶有微癢。好發于顏面、手背,偶見于頸、腕及膝部等處。病程慢性,可在數周或數個月后突然消失,但亦可持續多年不愈。愈后不留疤痕。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復方馬齒莧片(由馬齒莧、木賊、山豆根、薏苡仁、敗醬草、大青葉、甘草、露蜂房、黨參、北黃芪、黃精、麥冬、靈芝、白術組成,本院制劑中心生產,生產批號:粵Z20070314),每次4片,1天3次,同時外搽阿昔洛韋軟膏,每天數次。4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對照組:口服阿昔洛韋200mg,每天3次,同時外搽阿昔洛韋軟膏,每天數次。4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結果。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2] 治愈:皮疹全部消失或僅留暫時色素沉著;顯效:皮疹消退80%以上;好轉:皮疹消退50%以上;無效:皮疹消退不足50%或無明顯變化。
3.2 治療結果
3.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3.2.2 2組治愈病例復發率比較 對治愈病例4周后進行隨訪,治療組復發3例(6.25%),對照組復發2例(25%),采用Fisher確切檢驗法P<0.05。對照組復發率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
3.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5例患者在治療初期空腹服藥后出現大便變稀、腹瀉現象,囑其餐后30 min服藥,癥狀自行緩解,繼續服藥治療無不良反應。其余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未出現其他明顯不適感。治療前后肝腎功能無異常,4周后隨訪患者無明顯不適。對照組:3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及胃部不適等癥狀,1例患者出現白細胞下降,停藥后均恢復正常。治療前后肝腎功能無異常,4周后隨訪患者無明顯不適。[KG)]
4 體會
扁平疣是病毒性皮膚病,西醫治療病毒性皮膚病尚無特效療法,而中醫治療病毒性皮膚病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優勢。筆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研制成具有攜帶、服用方便,費用低廉特點的復方馬齒莧片,并在臨床治療扁平疣中取得較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該病病機是由于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外感毒[FQ(9*2。175mm,X,DY-W]邪,凝聚肌膚而成;或肝經血燥,血不養筋,筋氣不榮,風邪外博肌膚而生[3],復方馬齒莧片中馬齒莧清熱解毒為君;生薏苡仁、敗醬草、大青葉、山豆根、木賊、蜂房除濕解毒為臣;黃芪、黨參、黃精、麥冬、靈芝、白術益氣養陰,鼓舞正氣為佐;生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全方共奏解毒除濕、益氣養陰、抗病毒之功效[4]。
本研究表明:復方馬齒莧片治療扁平疣療效顯著,服用方便、安全,副作用少,費用低廉,復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俠生,廖康煌.楊國亮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309~310.
[2]朱學駿.現代皮膚性病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145.
[3]劉輔仁.實用皮膚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17~218.
[4]冉先德.中華藥海[M].2版.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8:98.
(收稿日期:2011-01-2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