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加強黨建工作是鞏固黨執政基礎的需要,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國民素質和我國文化軟實力。黨建工作也面臨著黨內人員素質偏低、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等問題,對此,要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督管理,規范黨員道德行為,增強組織內人員對黨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關鍵詞】經濟轉型 黨建工作 必要性 障礙 完善
前 言
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取勝的三大法寶之一,不僅適用于戰爭年代,也適用于和平年代。通過黨政思想建設,可以幫助企業和事業單位整合人員思想,提升員工素質,增強組織凝聚力,在改變現有企業內部散亂差現狀的同時,增強企業人員思想覺悟,提升對黨政思想的認識和理解。
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后,世界經濟發展受到影響,我國經濟也面臨著轉型的關鍵時期。在轉型階段,運用黨建思想來提升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和競爭力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國際化競爭和較量的進程中,中國經濟將出現一種新觀念、新技術和新體制相結合的經濟轉型模式。這種經濟轉型模式不僅是中國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且還將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未來全國經濟轉型中,我國的優勢行業將是一些地區的最佳選擇。當前,全國許多地區提出了經濟轉型的構想,并制訂了經濟轉型規劃。在經濟轉型時期,要全面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加強基層黨的建設。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是基層黨建的新領域,也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我們要利用黨建工作的開展和相關工作的配合來提升黨政思想發展的正規性,定期對組織內部的黨務工作者進行政治理論、市場經濟管理和企業黨建工作新理念的考核,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轉型期開展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加強黨建工作是鞏固黨執政基礎的需要。我國黨政建設任重而道遠,人們對黨政思想的認識和理解都集中在60到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步參與到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國外的思想和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我國黨建工作的思想底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民生發展為目標,促進經濟發展為基本點。在現代社會強調信息技術的同時,黨建工作也在不斷的創新和變革,利用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的黨政思想建設將組織內部的核心價值觀與黨政思想的核心價值觀進行聯系和掛鉤,將黨政思想以合理的方式灌輸給組織內的個人,加強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加強黨建工作可以引導和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在國際競爭中面臨著來自各個國家和組織的壓力。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使得我國十幾萬家中小企業破產倒閉,造成大量人員失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經濟發展當量,減緩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溫家寶于2008年提出4萬億的消費刺激方案,幫助我國恢復了發展。現階段改革措施中需要增強企業本體實力,企業組織內需要加強制度建設,改革財務管理,設立監管部門,增強人員素質,提升創新能力,這些都是我國企業未來需要面對的難題。①黨建工作最實際的就是應用黨政思想建設提升人員素質和能力,通過思想的引導加強組織內部的凝聚力,提升組織競爭力以提高經濟收益,加強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加強黨建工作可以提升我國國民素質和文化軟實力。黨政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華,融入了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融入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與理念,在建設和發展我國黨政思想的同時不能只片面地發展共產主義的思想和綱領,要分清楚引導理論和目標的差異性,引導理論是可持續發展和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利用哲學的力量來幫助我國國民提升文化軟實力。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后,我國改革面臨的一個重大前提就是提升自我軟實力,中華民族的軟實力所體現的不應該是老套陳舊的理論,而應該是創新、科學發展、和諧社會這樣的符合現代化需求的新思想。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幫助我國國民提升文化素養,加強哲學和科學的培養,提升自我軟實力。
轉型期黨建工作中的障礙
黨內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學習能力差。我國黨政建設歷史很長,從建國初期到現在有50多年時間,但是每個時期思想建設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實行思想建設的手段和方式也有所不同。雖然我國黨建工作開展時間較長,但由于工作內容繁瑣、工作機構冗雜、工作效率低、制度不健全、缺少骨干力量和經驗交流等原因,我黨內部依然出現人員素質偏低,黨員思想觀念落后、思維僵化等現象,組織和活動形式不能推陳出新,有些基層領導和地區領導因為自身素質和學識有限,管理能力欠缺,領會不了上層理念,辦事效率低。
黨政思想建設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到位。我國黨政思想建設需要建立相應的符合現代發展步伐的制度,制度建設可以規范黨政思想傳播的有效性和標準性。黨政思想傳播和學習的主要目是為了幫助人們建立道德和思想上的認識和覺悟,提升道德水準和要求。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權力過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監督,是各種腐敗現象產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對黨員進行監督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愛護。事業單位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敢于碰硬的精神,努力克服畏難情緒,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及中央有關規定,落實好監督責任。
黨員隊伍管理松懈,對黨建重要性認識不全面。黨建工作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上下級銜接中的抵觸情緒。由于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對黨內命令、指示傳達重要性認識不足,造成黨內制定的正確策略和政策在基層無法落實的“怪圈現象”。對黨建工作重要性理解不全面的根本原因是下級單位的一些思想固化和地方保護主義昌盛,主要存在以下幾點誤區:一、擔心黨組織干預企業的自主經營權;二、擔心設立黨組織會增加管理成本、降低效率;三、擔心建立黨組織會導致企業所有者對職工管理的失控。雖然這些因素看起來都可以管控,但在具體實行中需要制定相應的措施。
加強完善黨建工作
完善學習制度,推進黨內教育,增強人員素質。黨建工作應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在民營企業中建立健全黨組織為重點,以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為任務,以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進步為目標,積極探索,銳意創新。在完善黨建體制的同時要推進黨內教育,提升黨內人員素質。提高黨在思想建設領域的影響力,必須增強民營企業黨員先進性,充分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要扎實抓好民營企業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堅持不懈地提升黨員素質。
完善黨政思想建設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實踐表明,權力過于集中且得不到有效監督,是各種腐敗現象產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對黨員進行監督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愛護。黨組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敢于碰硬的精神,努力克服畏難情緒,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及中央有關規定,落實好監督的責任。一是提高監督意識,營造良好的監督環境和氛圍。加強黨員的黨性教育,提高履行監督職責的自覺性,加強履行監督職能的業務教育,解決“不敢監督”和“不會監督”的問題。二是加強黨內監督制度建設。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嚴格執行黨內監督制度,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三是建立合理有效的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參與重大活動的機制,如參加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列席有關行政重要會議,對干部選拔、任用、獎懲的建議權等。完善黨組織對黨員、黨員對黨員領導干部、領導干部間、上下級黨組織間、黨外群眾對黨員等方面的監督制約機制,形成縱向與橫向密切配合的監督體系。②
規范黨員道德行為,增強組織人員對黨建重要性的認識。黨員道德和行為的規范是黨建工作必須面對的基本管理工作,增強黨在組織內的影響力,讓組織內部人員重視黨員先進性與黨的先進性發展工作。黨的先進性從整體上決定了黨員的先進性,必然要求黨員具有先進性;黨員先進性反映著黨的先進性,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載體。人民群眾看我們黨是否先進,不只是看理論、綱領和路線,同時要看共產黨員的道德操守和言行舉止。
結 語
新時期,我國黨政思想建設的開展遇到了很多難題,為整合社會資源,發揮我黨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必須開展黨政思想建設,對于上述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專業的分析,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給,提出新策略加以解決,開創黨建工作的新局面。(作者為南陽師范學院副教授)
注釋
①凌志存:“新形勢下民營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年第11期。
②溫淑嬈:“新時期事業單位黨建工作的創新”,《求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