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對旅游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得人們對旅游經濟有了新的認識,使得旅游經濟更加具有可持續性。低碳經濟必將成為旅游經濟發展的未來方向,將推動旅游經濟發展向著更加環保、更少碳排放以及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 旅游經濟 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
為了防止因人口或環境的破壞而引發人類的生存危機,世界各國紛紛引入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即“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方式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為基本特征的發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的又一個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發展理念的重大更新。低碳經濟,不僅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道路的選擇有重要影響,而且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對不同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就是對以“無煙工業”著稱的旅游經濟也有著很大影響。盡管旅游經濟曾經一度被譽為環保產業,但是事實證明旅游經濟的過快發展也會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產生許多破壞性的影響。由此,將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引入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也是十分必要的。
低碳經濟的內涵
最早提出“低碳經濟”概念的是英國。作為一個資源并不豐富的海島國家,英國對國家的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是十分關注的,這都與其國家的未來生存和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及至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就提出了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即“低碳經濟”。這既是人類對之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又是人們面臨全球資源日益短缺和氣候日益惡化所做出的必然選擇。目前,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經濟的共識性理念,低碳發展、低碳生活已經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并成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方式。
所謂低碳經濟,就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方式的創新,在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求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最終實現經濟社會與人類生存環境的良性互動的可持續的發展狀態。低碳經濟就是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最終目標,以“三低”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具體包括低碳技術、低碳產業和低碳能源三個方面。
低碳經濟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低碳經濟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觀念認為,旅游產業是“無煙工業”,屬于“朝陽產業”。但是,隨著世界范圍內的旅游產業和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們發現一度被認為是“綠色、環?!钡穆糜谓洕裁媾R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一般而言,某一地方的旅游經濟的承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是可以無限發展的。一旦旅游經濟的發展超出了當地旅游環境所能夠承載的底線,就會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比如,一旦某地旅游經濟超出其承載能力,不僅會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和破壞,而且還會使得人們對旅游環境的綜合體驗的質量大幅度下降,進而對當地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低碳經濟更加注重旅游經濟發展的人文關懷。旅游產業作為一項人們發展性的消費需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關懷的含義在里面。人們游覽名山大川和各地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遺產,都會讓人們的精神受到震撼和洗禮。低碳經濟以人與環境的和諧為旨歸,強調的就是讓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實現全面的發展,并使得這種發展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傳統的旅游觀念在于放松人們的心情,陶冶人們的情操。這種發展旅游經濟的觀念只是關注人們對于旅游活動的一時的享受,并沒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旅游經濟的發展,以及旅游經濟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影響。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具有人文關懷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對人們在旅游活動中的人文關懷貫穿了整個旅游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它不僅注重人們在旅游過程中的精神享受,而且更加注重旅游產業本身對人們的全面發展和生活理念的積極影響,從而使得低碳經濟視野下的旅游經濟具有了公益性的教育意義。由此可見,低碳經濟視野下的旅游經濟已經突破了傳統的產業經濟的范疇,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人文關懷的終極價值。
低碳經濟視野下旅游經濟發展的創新之路
倡導和推廣“綠色、低碳”的旅游理念。旅游經濟不僅是一項經濟產業,更是人類精神文明得以繼承和發展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精神活動。低碳經濟下的旅游觀念的轉變、普及和推廣,并進一步深入人心,才能轉化為人們的具體行動,才能使得低碳旅游成為現實。這既是低碳經濟視野下發展旅游經濟的基本目標,也是旅游經濟發展的最終旨歸。開展以政府為主導,多方共同參與的“綠色、低碳”的旅游觀念的推廣活動,使得這一觀念日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并付諸實踐,是發展我國低碳旅游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我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積極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低碳的旅游環境。良好的環境本來就是發展旅游經濟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一些對環境有破壞和污染性的產業的發展,給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威脅,并影響到了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邊治理邊污染的發展理念已經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也不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同時,與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也是相矛盾和沖突的。因此,我們不僅要保護旅游地的自然環境,而且還要使得旅游經濟的承載能力與其自然和人文環境相適應。唯有如此,才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和思想,才能保證旅游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地發展。具體來講,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對當地的旅游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規劃、設計合理的旅游環境不僅能夠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游客的精神享受,而且能夠保證旅游環境得到科學、合理地開發和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根據旅游環境的承載能力,科學設置旅游設施,合理安排旅游路線。不僅能夠使游客安全、順利地進行游覽、觀光,而且使得游客數量與旅游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另一方面,運用和推廣新型環保技術。廣泛應用新能源和綠色材料,努力改善旅游環境。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旅游經濟的全過程。比如,運用環保技術處理旅游垃圾;在景區使用綠色、環保的電動車;鼓勵游客騎自行車或步行等。通過上述活動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和碳污染,在發展旅游經濟過程中努力實踐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
第二,制定低碳旅游環境的標準及其評估、認證制度。低碳經濟在我國剛剛興起,還是新事物,發展還不完善,許多相關法律和制度都有待進一步完善,關于旅游經濟發展的低碳標準就更是一個制度空白區。為了更好地落實低碳經濟發展理念,為了實現我國旅游經濟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的相關低碳標準。只有建立旅游經濟發展的低碳評價體系、等級認證制度和監測系統,才能保證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在旅游經濟發展中得到真正的落實,才能實現我國旅游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職能,并調動各方非政府組織的積極性,共同參與旅游經濟的低碳標準的制定、實施和監督,為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可靠的保證。
社會各方共同合作,不斷開創低碳經濟視野下旅游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傳統的發展理念只是把旅游經濟作為一項經濟活動加以認識和研究,而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則認為,旅游經濟不僅僅是一項經濟活動或人們發展性的消費活動,更是一項人類文明和發展理念的文化傳承活動。也就是說,旅游經濟不僅僅涉及經濟領域,而且還涉及到社會領域并與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低碳旅游經濟就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一方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作為國家公權力機構,應在法律、法規、制度建設、資金、稅收、宣傳引導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引導社會各方樹立低碳發展理念,努力使得低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為發展旅游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行動指南。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和行業組織的中介服務功能,使得二者相互合作,共同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在旅游經濟發展中的實施。以經濟利益引導人們踐行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同時輔以公益性的行業組織所開展的低碳實踐活動,在社會范圍內形成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局面。(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數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