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青年科技人員中科研誠信缺失的現象日益嚴重,加強青年科技人員的科研誠信建設刻不容緩。要抓好科研誠信建設,就必需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建立健全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營造科研誠信的氛圍。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科研學術機構的作用,以促進學術自律。
【關鍵詞】青年科技人員 科學研究 誠信 建設
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缺失現象分析
科學研究以追求真理、揭示客觀規律作為崇高目標,科研誠信是其基本行為規范和核心價值。青年科技人員是科學研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承載著推動國家科學技術創新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任務。青年科技人員不但作為項目主持人承擔著大量的科學研究任務,同時也作為項目參加人開展大量的實質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因此他們的科學道德和學術素養是不容忽視的。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年科技人員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科研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青年科技人員作為科研項目的實際研究者和操作者,因各種利欲的驅使出現了很多有失科研誠信的問題,故意捏造研究數據或結果,篡改實驗紀錄和圖片,剽竊、盜用他人研究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①,導致作為科學研究根源的原始數據出現錯誤,科學研究得出的結果自然也是不正確的,既蒙騙了社會公眾,又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青年科技人員作為科研項目的參加人,在項目負責人的授意下進行的各種學術腐敗行為,都應是科研誠信缺失的表現。
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大環境是影響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缺失的外部因素,隨著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依賴,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驅動科學研究活動越來越趨于短期利益,從而滋生了科研人員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的學術風氣。②考核評價體系是影響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的導向因素,現在一些科研機構和高校仍然存在以論文數量的多少、所發表論文的影響大小、申請科研項目的數量及金額的多少作為對科技工作者的評價,學術指標化管理、量化管理過度。很多青年科技人員希望盡快出成果、獲晉升,把跑項目、做鑒定、報獎勵當成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難以安心搞科研,無形中助長了青年科技人員心浮氣躁、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學術帶頭人的學術品行是影響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的重要因素,學術帶頭人是一個學術團隊的靈魂,他的學術道德和學術品格會對團隊中的青年人產生直接的影響。青年科技人員自身素養是影響其科研誠信的主體因素,誠信需要靠自身內心的力量堅守,如果自身的學術自律和治學態度稍有偏頗,科學研究中就有可能出現有失誠信的問題。
加強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建設的緊迫性
科研誠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制度要素,不僅是科學共同體良性發展的基石,也是創新效率和活力的決定性因素。③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以誠實守信為基礎,沒有誠信就破壞了科學研究的秩序。青年科技人員承擔著科學研究的基礎工作,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治學態度、學術品格等科學精神的塑造和培養,不僅直接關系到科學研究事業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穩步推進。因此,加強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建設,是科學研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設創新型國家任重而道遠的使命。
科研誠信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誠信的環境支持,更需要誠實守信、嚴于自律的科技工作者的堅守。科學家是全社會知識層次最高的群體之一,享有崇高的社會聲譽,對社會行為、社會風氣能夠產生很強的引導和示范作用。④青年科技人員作為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樣有責任承載求真務實、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重任,不斷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
科研誠信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動中弘揚以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崇尚創新、開放協作為核心的科學精神。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精神一直伴隨著科學的發展引領著社會的進步,科研誠信的氛圍孕育著科學發展的力量。青年科技人員承載著科學精神傳承的重任,必須加強青年科技人員的科研誠信建設,牢記社會責任,堅守學術道德,塑造熱愛科學、潛心研究、學術自律、愛國奉獻的學術品格,提高科學精神的境界,為科學精神的弘揚和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加強青年科技人員科研誠信建設的對策
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和宣傳,營造科研誠信氛圍。缺乏系統完整的學術道德和行為規范教育,是產生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青年科技人員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科研誠信意識比較淡薄,治學態度不端正,耐不住寂寞,唯利是圖,各種學術腐敗的問題越發嚴重。因此,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誠信教育活動,高校、科研機構、科學組織等要將科研誠信內容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納入到青年科技人員崗前培訓的范疇中,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同時,導師和科研項目負責人等,要充分發揮在科研誠信方面的言傳身教作用,將科研誠信深化在青年科技人員的內心,鼓勵青年科技人員秉持科學精神,對待科學認真嚴肅、精益求精,對待研究工作持之以恒、踏踏實實,尊重他人勞動,成為科研誠信的表率,不斷營造科研誠信的氛圍。加大科研誠信的宣傳力度,以科技領域中追求真理、求真務實、潛心研究、淡泊名利的科學家典范事跡來感染和激勵青年科技人員,進一步提升他們在科學研究中的誠信觀念。同時,以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的典型案例對青年科技人員進行警示教育,在頭腦中時刻繃緊科研自律的誠信意識,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剽竊欺詐等學術不端行為,逐漸形成科研誠信人人有責的氛圍。
充分發揮科研學術機構的作用,促進學術自律。科研學術機構在科研誠信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學術團體應建立適合本領域特點的科研誠信規范,參與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科研機構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誠信制度,加強對科技人員的教育和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檢查,引導科技人員嚴格自律。⑤以高校學術委員會為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了“高等學校設立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的主要職責為“審議學科、專業的設置,教學、科學研究計劃方案,評定教學、科學研究成果等有關學術事項。”學術委員會在高校科研誠信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將學術委員會活動例會制,定期研討學校發展、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構建等學校重大學術問題,邀請校院兩級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知名專家學者開展前沿學術講座,大力宣傳和倡導科研誠信,切實提高青年科技人員的學術自律意識,著力加強他們求真務實、嚴謹治學、潛心研究的學術風范。構建學校以教師為驕傲,教師以學校為榮耀,積極倡導教師之間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學術文化氛圍,讓求真務實成為青年科技人員的自覺行動。同時,在大項目的申報、大平臺的搭建、大成果的評價方面,發揮學術委員會的職能,營造學術自律的科研氛圍。
建立健全科研誠信管理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逐步完善科研誠信的政策體系。科研管理機構應當為申請、執行、評估評審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建立科研誠信檔案,作為審批其申請項目、承擔評估評審工作的依據。建立和完善科研誠信承諾制度,要求科研人員申報科研項目或科研獎勵、提交科研成果時,對材料的真實性予以承諾,秉承后果自負的原則;對誠信違規行為予以懲罰,可采取撤銷科研計劃、收回科研資助、否認科研成果等措施,并對相關涉及人員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科研活動予以限制。⑥加大公共監督力度,建立項目申報、獎勵評審、科研考核的公示機制及平臺,擴大公眾對科技活動的知情權、監督權,增強科學研究的同行的監督,從而在政策監督機制的層面上進一步促進科研誠信的建設。建立嚴密有效的學術糾錯機制及學術論文等比對系統,防微杜漸,在我國的教育、科研經費投入迅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更顯得緊迫。同時,在科研人員職務聘任和職稱評定中,科研機構和高校應當將科研信用狀況作為對職業道德要求的重要內容。
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營造寬松的科研環境。要轉變科研評價理念,借鑒國外科研評價的先進經驗,結合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實際情況,根據逐步完善科研評價機制,確立質量第一的評價導向,注重原創性,注重實際價值,克服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等問題,不僅看學術論文水平,還要看這項研究成果能否對社會相關領域產生影響,對未來技術發展是否有推動力。同時,針對不同學科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讓評價指標多元化,為科技工作者營造寬松的科研環境。科研評價內容既要關注直接的、近期的和顯性的價值,也要關注間接的、長遠的、隱性的價值。總之,要通過完善評價機制形成正確導向,引導科研人員力戒浮躁,集中精力于科學本身,專心致志于創新活動,這樣才能造就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⑦(作者為北京交通大學科技處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
注釋
①②⑥黃宇,李戰國:“加強高校科研誠信建設的探討”,《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0期。
③王志學:“科研誠信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國軟科學》,2007年第11期。
④⑤⑦劉延東:“將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