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會促使社會各子系統做出相應的調適,高等教育也不例外。2008年后,參加高考的人數出現了快速下滑的趨勢,由此導致了高校招生政策的變化。當學習者市場競爭加劇而導致高校資源占有量趨于減少時,系統會自發地增加外向性聯系,以尋求有效資源補給來保證整個系統趨于穩定平衡。
【關鍵詞】高等教育 入學率 人口年齡結構 老齡化
引言
人口年齡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年齡組人口在全體人口中的比重,它是過去和當前人口出生、死亡、遷移變動對人口發展的綜合作用結果的體現。我國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是20世紀80年代嚴格執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國家在衛生保健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
截止到2007年,中國0~14歲人口比重為19.4%,15~59歲人口比重為69%,60歲或以上11.6%,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8.1%。而當社會結構中0~14歲人口比重少于30%,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0%,該社會即可被稱為老年型社會。并且同時統計結果顯示,1998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降到10‰以下,從2000年開始,年凈增人口低于1000萬;人口死亡率同期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將達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個百分點,屆時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①
2008年已降到12.1‰的出生率表明,高等教育的適齡日校生招生對象人數趨于快速下降;而就在同時, 2007、2008、2009 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