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楊某擁有爆破作業證,負責某村的民爆物品的管理、使用。2008年8月,龐某(無資質)以災后重建炸石修房為由,向其索要一些雷管和炸藥。楊某礙于情面,將自己爆破作業后剩下但沒及時回庫保存的一部分雷管和炸藥贈送給龐某,龐某拿回家后,制成炸藥包放在家中,2010年3月,龐某因涉嫌犯罪在其家被民警抓獲時,炸藥包不慎被引爆,造成1人死亡,11人輕傷的嚴重后果,
本案爭議焦點,楊某行為是否構成危險物品肇事罪。
[速解]本文認為,楊某行為成立危險物品肇事罪。
本案中,楊某持有依法頒發的爆破作業證,其將作業后剩下的爆炸物品贈送他人的行為違反了《民用爆炸物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也符合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行為主體要件。楊某的主觀心態為過失,對贈送爆炸物品,給沒有資質的龐某使用的違法性是明知的,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卻輕信能夠避免,以至于造成嚴重后果。楊某的行為與危害后果有著因果關系。楊某的行為能否定罪處罰,關鍵在于能否認定被告人楊某的行為與本次爆炸結果的發生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中的一個內容,指行為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的發生是否具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系,否則便不能定罪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6條規定,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的行為。本案中,雖然龐某非法存放爆炸物,是本次爆炸事故發生的最為直接的原因,楊某違反《民用爆炸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將爆炸物品交給沒有資質的龐某使用,為此后的爆炸事故埋下了隱患,這一行為才是造成爆炸后果的根本原因。因此,楊某的行為符合刑法第136條規定的危險物品肇事罪構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