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將研究制定營養標準五年規劃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整體營養素養較低,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問題在一些地區和一些人群中仍然較為嚴重,如兒童、孕婦、老年人的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缺乏等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另一方面,成年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正呈大幅上升趨勢,將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問題。
衛生部營養標準專業委員會正在組織專家研究建立營養標準體系框架,制定營養標準五年發展計劃和2011年營養標準制修訂計劃。這意味著今后診斷營養是否缺乏、食品營養如何檢測等將有據可依。
調查稱中國白領最愛零食為果蔬
日本一企業對北京、上海和東京的白領進行調查后發現,北京白領下午吃的零食中,水果和蔬菜以45%居首,堅果類和餅干類分別占12%和9%。上海白領的零食中,雖然餅干類以22%居首,但水果和蔬菜以19%緊隨其后,中國人對水果和蔬菜的喜愛可見一斑。在東京白領的零食中,巧克力以43%遙遙領先,餅干類和膨化食品分別占14%和9%,而膨化食品在北京和上海多被認為“不健康”和“孩子氣”。
杭州擬定食品安全草案
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上,《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辦法(草案)》提請審議。此草案的重點之一就是規范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生產經營。
草案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攤販除外),由發放食品生產、流通或者餐飲許可證的部門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食品小作坊,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快餐外賣、飲品點心、面包糕餅、鹵味烤禽等食品店面以及兼營餐飲服務的咖啡店、茶樓(館)、歌舞廳(影劇院)等,歸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小食雜店、炒貨店以及商場、超市自產自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監督管理。
《中國減鹽行動》10年計劃在上海啟動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訂的《中國減鹽行動》10年計劃近日在上海市啟動,以期在10年內將居民食鹽日均攝入量在現有6~7克的基礎上降至3克左右,同時,通過開展各種減鹽活動,促進低鈉高鉀代用鹽等技術和措施的推廣普及,減少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與鹽相關疾病的發生,改善全民健康水平。
益生菌健康知識進校園
2010年12月7日和9日,在交大醫學院和復旦大學立人樓內,學子與權威學者共聚大講堂。上海交大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主任郭曉奎教授表示:“以預防醫學為核心的益生菌與腸內微生物的研究是現今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希望能將最新的研究趨勢帶給感興趣的學生,讓他們在課余能有更大的收獲。”上海市食品學會乳酸菌分會主任陳有容教授作了《食品及藥品中的益生菌》的主題報告,分析了市場上各種益生菌食品的優劣區分標準。
一名來自交大醫學院的張同學表示,自己一直以來對益生菌很感興趣,這次能近距離與專家對話感到很幸運。對此次益生菌科普校園行提供大力支持的養樂多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養樂多每年都投入大量精力在世界各地普及益生菌的健康理念,今后仍將繼續支持該項事業的推廣。”
虹口區舉辦海派特色餐飲評選活動
2010年11月,由虹口區商務委員會、上海市餐飲行業協會主辦,虹口區百余家餐飲企業積極參與的海派特色餐飲評選活動在領康家園舉行。活動旨在擴大區內餐飲企業影響力,推出虹口區內優質餐飲企業的海派特色創新菜肴,同時宣布虹口區商業聯合會餐飲分會成立。各餐飲企業拿出了看家本領,絢麗多彩的盤盤菜肴折射出海派菜肴的真諦,如上海大廈的杏香金瓜果、海鷗飯店的金絲翡翠白玉卷。最終,“蘇浙匯”獲一等獎,“海鷗飯店”獲二等獎,“73家房客”獲三等獎,“豐收日”、“小南國”獲得最佳技藝獎。
干邑在華獲地理標志保護
2010年,法國干邑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專門保護的外國地理標志產品。干邑是法國干邑區生產的葡萄通過蒸餾釀造的白蘭地,它以產地為名,就像起泡酒中的香檳、干紅中的波爾多。法國國家干邑行業管理局的相關法律中將干邑分為V.S.干邑(調配干邑時使用的白蘭地酒齡至少是2年)、V.S.O.P.干邑(調配干邑時使用的白蘭地酒齡至少是4年)和X.O.干邑(調配干邑時使用的白蘭地酒齡至少是6年)。歐盟地理標志規定,每一瓶干邑標簽上必須包含下列法定條目:名稱、酒瓶容量、酒精容量(至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