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個清晨,紫薯看著馬鈴薯從田頭奔向菜場、廚房,心急如焚;很多個白天,紫薯看著白薯汁、白薯粥駐足于甜品店,心急火燎;很多個夜晚,紫薯眼看紅薯穿梭于夜市、排檔、烤爐,夜不能寐。紫薯想:同為薯類食物,這薯跟薯,差別咋就那么大呢?
紫薯從正反兩方面反思被冷落的原因。優點:身心健康、無不良嗜好,雖說祖宗遠在日本,但樂于在異地安家,對土壤環境絕不挑剔;缺點:口感干澀,味道偏淡,不像紅薯那般甜蜜細膩,也不如白薯能榨出潔白的“薯汁”。最關鍵的,是不能像馬鈴薯那樣作為菜肴原料——而一旦失去菜肴陣地,幾乎失去所有領地!紫薯想:雖然自己營養豐富,但總不能把營養成分寫在臉上,逢人就喋喋不休表白吧?
思來想去,紫薯把目光落在顏色上:紫色,多么迷人的顏色!優雅,神秘,高貴,浪漫,連續兩季的服裝流行色都是紫色。就連那些大牌廠家,為了迎合小資白領的喜好,把手機、電腦外殼也換成紫色的,而在食物中,紫色食品太少了。如果在食品中加入紫色,既有美麗外表,又把營養落到實處,一舉多得!想到這里,紫薯興奮極了:我的未來無上光榮,我的前景無限光明,我的命運將發生徹底改變!
遠離菜肴,紫薯直奔“高檔餅屋”。紫薯泥和糯米粉、紅棗混合,加少許葡萄干,在椰絲粉里滾一滾,名“紫薯糕團”。薯泥紫紅,小棗深紅,葡萄干若有若無,造型精致考究,口感綿軟甜糯。
紫薯初戰告捷。在超市,它們用網線袋包扎起來,一次次賣出高價。志存高遠的紫薯當然不會滿足小小的成就,這一次,它高調走進洋快餐:肯德基的紫薯蛋撻,紫薯被拍成廣告片在全球播放。蛋撻剛剛出爐,能看見紫薯塊在跳躍——那是美麗的紫薯在快樂地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