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產品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蜜蜂的采制物,如蜂蜜、蜂花粉、蜂膠等;二是蜜蜂的分泌物,如蜂皇漿、蜂蠟、蜂毒等;三是蜜蜂自身的軀體,如蜜蜂蟲、蜜蜂蛹等。北京蜂產品協會在一次市場調查中發現:90%的人以為蜂蜜很貴;90%的人不知道蜂蜜除通便外還有其他有益作用;50%的人對蜂蜜認識有誤區。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其他蜂產品中,如認為蜂皇漿內有性激素而不敢吃,糖尿病人不能吃蜂蜜產品等。
與國內蜂產品市場的清冷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發達國家對其需求量越來越大。有資料表明,歐洲人均年消費蜂蜜1.2公斤,而我國人均年消費僅50克。日本是推廣應用蜂產品最早的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蜂產品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生產的蜂產品一半以上出口日本。
我國是世界上蜂蜜產量最大的國家,平均每年的產量在20萬噸左右,但每年最優質的蜂產品大都被大公司收購后加工出口,而我們自己所能享用的只是那極少的質次部分。自己的好東西享用不上,這是非常遺憾的!更遺憾的是,國內蜂產品缺乏行業保護意識,形成了惡性價格競爭,而外國人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價格卻一降再降。在外商們笑著“拿著玻璃換鉆石”的同時,國內蜂農們的積極性一落千丈,養蜂人也越來越少,這對我們這樣一個以蜜蜂來傳授花粉的農業大國是多大的損失?。?
蜂蜜是一種成分特別復雜的天然保健品,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酶類等180多種物質,市場上常見的蜂蜜有洋槐蜜、油菜蜜、荊條蜜、棗花蜜等二十多種。大量醫學實驗證明,蜂蜜對肝炎、心臟病、便秘、十二指腸潰瘍等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比如心臟病人常喝蜂蜜能營養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謝功能,還能使心血管舒張,這是人工合成的糖漿絕對達不到的。但務必記住:必須是完全天然釀制、絕無化學成分的純天然蜂蜜才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為了規范蜂蜜產品生產加工,防止不法企業在蜂蜜里摻雜使假,2005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新修訂的《蜂蜜》國家強制性標準,明確提出蜂蜜產品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類、糖類、代糖類物質”。
如何判別蜂蜜的真假呢?這里有幾個簡單的方法:真的蜂蜜服下去嗓子后頭會有一種辛辣的感覺,因為蜂蜜里含有一些生物堿,會刺激人的嗓子,產生這種辛辣的感覺;而造假的蜂蜜沒有這些物質,所以說喝下去以后它只是一種甜的味道。
有一些特定的蜂蜜品種,如椴樹蜜、油菜蜜容易結晶,結晶的溫度一般在13℃~14℃之間,也就是說溫度較低的時候它容易結晶;而摻入了一些果葡糖漿的假蜂蜜不會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