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在中國復興
華人作曲家已經成為歐洲和北美歌劇的主要成員,而中國也在舉辦越來越多的歌劇節。經常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的中國著名歌唱家田浩江說:“歌劇的未來可能在中國。”歌劇在西方掙扎,卻在中國日漸昌盛。
田浩江發起的夏季演出項目把來自美國、歐洲和南美洲的約20名有前途的年輕歌手送到中國學唱中文歌曲。對于參與此項目的歌手來說,這是一次了解中國和吃餃子的好機會,也是一次學習漢語和加以實踐的機會。對田浩江來說,這也讓他實現了帶外國歌手到自己離開已28年的祖國進行演出的夢想。
田浩江不無自豪地說:“在廣州,甚至在福州,都有世界級的劇院。”他說,中國人把歌劇當作最高的藝術形式,但他們認識到自己需要幫助以適當地展示他們的藝術產品。對于美國剛出道的32歲歌手朱麗葉?彼得勒斯來說,這些劇院“可能就是在世界的另一邊開啟新的職業生涯的機遇”。為了加盟這項演出計劃,彼得勒斯將兩歲的孩子留在家里,還承擔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用漢語唱中國最具愛國色彩的歌曲《我愛你,中國》。
(來源:《時代》)
婚姻法阻擊金錢婚姻
隨著離婚率迅速上升和極端拜金主義蔓延,中國政府如今正采取措施阻止女性為錢結婚。中國最高法院規定,今后夫妻一方婚前購買或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其購買的房產,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希望這會激勵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變得更獨立,正確看待婚姻而非崇拜金錢。”湖南律師胡佳初表示,該規定將有助于為中國男性減輕某些負擔,他們中許多人因買不起房子甚至一套小公寓房而苦惱不已。
中國人向來將金錢當作婚姻中的大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能過上好日子,中國女性對高級領導干部趨之若鶩。上世紀80年代實行經濟開放政策后,商人又成為女性眼中的香餑餑。“越來越多女孩希望嫁給有錢男人以改善經濟地位。這種增勢非常明顯,”北京某征婚網站的咨詢師王志國說,“如今大多數漂亮女孩都將美貌當成交易的資本。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趨勢。”
據最新統計,去年中國有268萬對夫妻離婚,離婚率幾乎與中國經濟增長率持平:過去5年離婚率以每年7%的增幅上升。尤以北京、上海和廣州為甚,如今這些城市1/3以上的婚姻最終分道揚鑣。離婚率上升最快的是25至34歲之間的年輕人。接近半數的離婚因家庭財產糾紛而訴諸法律。
(來源:《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