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鳥類專家研究發現:蒼鷹通常可以活到70歲,是最長壽的鳥。
蒼鷹40歲時,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抓取獵物;喙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難以進食;羽毛又長又厚,翅膀異常沉重,飛翔十分吃力。
這時,蒼鷹竭力飛上懸崖筑巢,開始蛻變:
150天不飛翔,用喙不停擊打巖石,使老喙完全脫落。長出新喙后,把指甲一根根拔掉。
長出新指甲來,再把羽毛一根根拔掉。
五個月后,長出新羽毛,重上藍天,再活三十年。
蒼鷹蛻變演繹了一個哲理:
衰老可以逆轉,生命可以再生,自我可以超越,自身可以更新。
世間萬事萬物,蘊藏著巨大潛能,有無窮無盡的領域未被認識,開發這些潛能和領域,能獲得新的生命力。
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有許多相似之處,滄桑歲月,使人許多機能開始衰老、退化,喪失了功能。
為適應新的生存環境,也需要進行“蛻變”。
蛻變是一種自然規律。
歲月流逝,人生許多曾經的榮耀,已成為當下的桎梏。
面對新的生存環境,有許多“不適應”。
經過一番忍耐煎熬和陣痛后,內修外煉,蛻變自新,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蛻變是一種痛苦舍棄。
一些人只知道得,不知道舍,人生累贅越積越多,像蒼鷹“彎曲的喙、老化的爪、沉重的翼”,成為一種負擔。
蛻變就是痛苦舍棄、扔掉自己多余的一葉,把劣勢變成優勢,換來輕松和活力,給自己一次新的生命,讓人生畫上圓滿句號。
看似舍棄,實則收獲。
蛻變是一種自我更生。
有些人只習慣生活于一種固定模式,但現實并不允許我們總是這樣活著。
當生存環境不接納我們時,需要自己蛻變,嘗試一下新的生活方式,給人生一次機遇,會發現新的自己。
蛻變是一種升華過程。
適時變化,求新求好,必須拔除過去的痛苦,擺脫名利和權力的束縛,打破封閉內心的牢門。
必須改造自己,提升素養,使人格趨于完整,綻放生命光芒,獲得第二次青春,站到生命最高點。
蛻變是一種拼搏精神。
蒼鷹一生都在拼搏,即使生命快到盡頭,也要支撐身子飛到空中,奮力展起翅膀,搏擊長空。
蒼鷹直到生命最后,帶著壯麗的影子融入藍天。
拼搏的生命,充滿悲壯和激情,可以展現出更優秀的自我。
世上沒有完全不變的東西和永遠不變的事物,一種思維一成不變,靈感就難以產生。
一種視角一成不變,美好世界就很難發現。
一個人一成不變,就無法開創美好未來。
一個民族一成不變,失敗就會悄然而至……
成功者總是在不斷蛻變中成長。每蛻變一次,成熟就多一分,閱歷就深一層。
蛻變使人生更加絢麗多彩,使人們對世界了解更深。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通過蛻變,除去自身弱點,改變自身條件去適應生存環境。生命長度就能得以延伸,生命寬度就能得以拓展,生命價值就能得以提升,生命境界就能得以升華。
生命的美麗在于進取,我們無法選擇人生長度,卻可以追求人生高度;無法增加生命數量,卻可以提高生命質量,讓青春和熱血在蛻變中燃燒到最亮。
蛻變像一次生命即將走向盡頭面對靈魂的拷問,生命長短常常靠信念和毅力支撐。
只有那些具有蒼鷹精神的人,勇于蛻變更新的人,面對挫折能夠鼓足勇氣逆流而上的人,才能把生命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生最榮耀的時刻,不是輝煌的頂峰,而是蛻變的瞬間。
因為那一刻,你超越了自我,創造出了值得驕傲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