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能使教師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借鑒,通過集體備課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集體備課;實效性
當今,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體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課堂教學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須轉變觀念,發揮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優化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兩年來我校體育組采用集體備課方式收獲很大,對集體備課有新的認識和體會。下面就本人在實踐過程中的做法總結如下。
一、具體步驟
1. 教案準備
集體備課提前一周確定好課題和中心發言人,每次集體備課可安排一周內容,每人安排一節。中心發言人在這段時間內精心準備,深入研究,鉆研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分析教材要點,把握重點和難點,設計課型流程圖,組織方法、場地布置和具體保護方法,最后寫出備課提綱和草案。
2. 教案討論
在一周集體備課會上,中心發言人宣讀備課提綱和草案過程,然后備課組人員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要注意“五備”: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備學生,備重點、難點,備思想教育和安全措施。根據五備的要求,對重點、難點、技巧的突破進行分析,提出改進、補充意見,使備課提綱進一步完善。最后達到“四統一”,即統一課時內容、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點難點、統一教學思路。
3. 教案完善
每位老師以完善后的備課提綱為基本依據,然后根據各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風格,整理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教案,為課堂教學作準備。
二、體會與思考
1. 集體備課能集眾家之長,集思廣益,發揮集體智慧,優勢互補
教學中由于同組人員的教齡長短、知識水平、教學經驗等各不相同,個人的教學方法、步驟、風格也不相同,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駕馭課堂能力強,教學思路有規范性,講解簡單、明了,重點、難點突出,能夠把握學生的心理和動態,但思維和技術示范受約束,青年教師教學經驗少,應變能力差,對某種問題處理易激動,但是容易接受新知識、新信息,有創造性,反應靈活,思維能力快,模仿示范強,不受傳統教學方式約束,有時能提出大膽設想,進行改革創新。通過集體備課可以優勢互補,各有所得,共同進步,特別有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盡快成熟。
例如,我們組的房老師是位有經驗的老教師,我們談到課堂教學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學生中間,房老師就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談了一遍,使我們受益匪淺。如(1)激發學生情感,應認真備課,合理設置課堂內容,精心錘煉語言講解,恰當營造教學情境。(2)情感因素在教學中避免硬性加入,應根據對知識技術的接受情況和課堂反應隨時調動學生情緒。(3)對學生要愛護、關心、尊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4)教師的一言一行,整潔美觀的服飾,大方自然的教態,自然而有意味的眼神都應成為教師傳情、激情、育情的手段。
2.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中心發言人應扮演主角
中心發言人對一次集體備課內容研究是最多、最全面、最深入的。對如何上好這節課,怎樣進行思想教育和安全保護,課堂講練轉化和技術示范,特別是重點、難點突破,都進行反復思考、做好充分準備。如果中心發言人準備不充分,就會使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導致這次活動質量不高,造成備課不完善,內容不充分,甚至無法使用。因此作為中心發言人一定要認真準備,做到“五備”和“四統一”。
3. 集體備課能借助集團優勢,有利于優化課型設計
對于同一個教材,各人都有不同的設計方案,有時出現爭議,這時每人持自己的觀點進行公開課講解,組織體育組聽課,根據聽課組反饋的意見進行討論,歸納總結,把每人的優點集團化,重新整理一份本節新教案供下一班級使用。同時每位教師又得到一次很好的鍛煉,為以后的教學比賽奠定基礎。
4. 集體備課只能是提綱,而不是完善備課
對于任課老師,由于經驗不同,教學風格不同,面對班級學生人數和接受能力不同,在大家共同討論時,中心發言人整理出的集體備課只是提綱,每位老師按照提綱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特色和班級具體狀況,完善適合于自己的教案,才能進入課堂使用。
5. 課后小結是備課不可缺少的環節
一次備課結束,并不標志著備課任務已經完成,備課質量如何,還要接受課堂教學的檢驗。因此,每人應根據課堂的反饋,將教學目標完成的情況、組織手段的選用等方面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均簡明扼要地填寫清楚,為修改單元教學計劃和以后備課作參考。
總之,要使課堂具有實效性,教師必須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精心進行備課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構建和諧課堂、實效課堂,利用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提高教學質量。
(邳州市宿羊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