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手工教具是小學階段美術課堂教學的必要方式之一,小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設計教具、制作教具、改進教具這幾個環節,能夠有效地培養手、眼、腦的協調能力,激發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通過自己的三重勞動,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體美勞多重鍛煉的目標,使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美術課堂;手工教具;小學生
美術課堂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術學科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鍛煉學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年)》的通知:“學校藝術教育要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深化課程教材改革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大力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藝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開發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進程中,小學美術教學作為美術教育的基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對于完善當代學校藝術教育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手工教具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的教學用具之一,不僅鍛煉了學生手眼協調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富于探索性的活動。手工教具已經不再是課堂上使用完畢就結束的學習用具,它還具有很強的課外延伸性。比如,教師可以預留某一課,讓學生根據自己在預習的過程中對課程的認識,設計手工教具。又如,在課堂中,教師將自己設計的教具展示,并且啟發學生課后對手工教具再作改進,引導學生學會調查與探索。同時,對教師來講,也能從學生稚嫩的設計火花中得到靈感,促進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手工教具在小學美術課堂中使用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手工教具對啟發小學生智力的發展有巨大功用
這類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符合小學美術課堂的要求。小學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情趣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要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思維創造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著力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學美術課堂要求學生通過對材料的選取,對工具的選擇使用,來促進學生手部肌肉、骨骼神經的發展,使學生的手腦協調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掌握折、剪、編、刻等精細動作。對小學生來講,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的教學方式才是最為有利的教學方式,手工教具能切實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手工教具能夠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培養對事物探究的潛能以及創新能力
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認為,“興趣來源于使人感興趣的事物與活動。多方面的興趣產生于這些事物與活動的富源之中。創造這種富源,并把它恰如其分地奉獻給兒童乃是教學的任務。這種教學將使兒童從經驗與交際開墾的初步過程繼續下去,并使之得到充實”。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給兒童“六解放”。他說:“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多學一點感興趣的東西,多干一點高興的事;解放兒童的空間,讓他們到大自然、到社會上去擴大視野。”
眾所周知,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開發學生的智慧,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小學階段越是低年級的學生理解力相對越低,美術課如果只講授技法或傳授知識,學生很容易對這門課失去興趣。因此,小學美術課堂非常需要教師恰當地運用教具,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減輕學生記憶理解的負擔。手工教具為小學美術課堂提供了讓學生獨立動手的機會,使小學生的雙手變得更能干。同時,也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認知能力,達到了自主獲得知識的效果。
三、手工教具無形中對小學生進行了素質教育
手工教具是最易于走進日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它具有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親和力。單看手工教具的材料都是便于師生尋找的,造價低廉,而且制作簡單,設計空間大,有較強的彈性。因此,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學中運用更容易使學生理解。另外,教師與學生從選材、制作到展示應用過程中,學生動手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學會了如何制作,更學會了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愛護。學生運用隨手可得的材料,通過勞動制作出教具以后,一定會對教具產生濃厚的情感,這會使學生從小懂得節儉并養成尊重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總之,小學階段美術課程使用手工教具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欲,培養積極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對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赫爾巴特,張煥庭譯.普通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甘肅天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