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可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做出較大的貢獻。據調查農村初中,同一班級的同學,他們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別的,但這種差別不大,可是學習成績差距卻較大。有15%左右的同學,他們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還有20%的同學基本上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25%的同學很難按教學大剛的要求學習,35%的同學無法按照教學大剛的要求來學習,也就是說,有些同學學習水平只能達到小學5~6年級的水平,甚至更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對某一個學生來說,他的成績在不同的階段也有較大的差別,這種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他們受家庭教育、社會環境,還有學校教育等不合理因素的影響。
二、分析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常常以學習的意向、愿望、興趣等形式表現出來,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或強或弱的推動作用。動機越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而現在的學生可以說很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動機。分析原因,我想有這樣幾種:一是為家長學習,二是被強迫學習,三是教師教學時,方法用得不當,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所謂興趣,是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它表現為學生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它是以需要為基礎的。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學生很少有這種學習的需要,甚至有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也發出這樣的感慨:搞好學習到底為了什么?這說明現在很多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需要我們去思考。怎樣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進一步發展成為長久的學習動機,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1)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教學大綱里反復提到科學探究,這是很好的教學手段,要把學生要學習的東西轉化為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觀察思考、分析總結、評價交流。教師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解決他們不能解決的困難,這樣不但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從而產生興趣。
(2)舉辦化學知識講座,布置家庭小實驗,并且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互相比較,從而了解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知識的動力,進一步產生學習的動機。
(3)抓好化學課外活動,讓學生的知識視野更為廣闊,了解化學與社會的關系,從而對自己的學習有更高的要求,增強了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
三、領悟魅力的生活,建立學習化學的濃厚情感,培養堅強的意志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離開了客觀事物,無緣無故的情感是沒有的,所以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需要,進一步產生學習的情感,這是作為化學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怎么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應該把教學大綱熟記于心,也就是說,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學生學習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作為教師必須清楚。其次要研究教材。教材中有哪些內容與當前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哪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關系不是很緊密,能否找到替代的。一句話,就是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關聯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需要的感覺。這是培養學生情感的關鍵。學生只有產生需要的感受,才能培養他們的情感。再次是了解學生。不但要了解他們的學習,還要了解學生的生活,知道他們每天都在做什么,或者在生活中他們做過什么,見過什么,認識了什么,需要學什么。與教學大綱的要求差多少,有多少不需要專門學習就能達到,有多少必須由教師引導才能達到,有哪些暫時做不到,但經過什么樣的訓練能夠達到等,這些都清楚了,就可以實施教學。在教學中,學生能感受到,通過化學的學習能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或者,讓學生意識到經過努力學習化學知識,不久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這樣就能培養他們熱愛化學知識的情感,進一步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我們就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激起他們強烈的、持久的愛國情感,從而激勵學生學好化學,增強為把祖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責任感和信心。
意志是人們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去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心理活動。在培養意志方面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要教育學生勇于戰勝困難,樹立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堅強意志,用意志促使自己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
四、注意養成教育,培養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的形成、發展有賴于后天的教育和一定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科學態度形成的外部因素是教師和化學教學內容,內部因素是學生的認識、情感、行為、習慣和性格等。
首先,教師應該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文化素質,這不僅制約著教師本身的行為,而且會影響學生。一個合格的化學教師當然也不例外,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影響學生,為學生做出榜樣。從演示實驗的規范操作、客觀的表述實驗現象,到板書的工整、準確無誤的使用化學用語;從科學的對待每一個化學問題,到學生對知識提出質疑;從熱情肯定學生比自己更高明的創新解題方法,到勇于承認自己教學中出現的失誤,等等,這些都是教師在科學態度教育中表率作用的具體表現,它對學生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學態度將會產生巨大的無形影響。
其次,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思維,了解學生的興趣,要與學生發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把科學態度的培養貫徹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和階段中。結合不同類型知識內容的教學有側重地培養某方面的科學態度。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中,可通過密切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環境的態度;在化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態度等。
(沛縣河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