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通過資料法、邏輯法、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高職體育教學研究現狀進行總結,分析了高職體育教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策略:提高體育教學科研的認識;增加教師編制;制定引導與鼓勵措施;拓展研究的廣度與深度等。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學研究
20世紀末中央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這個文件把高等職業教育納入了高等教育序列,規定了高職院校的任務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為我國經濟產業服務。這個文件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政策保障,我國高職院校的數量與質量都得以快速的發展。據統計,據統計截至2011年我國共有1 215所高職院校,而1999年統計數量僅為161所。高職院校規模與數量快速的發展,使得高職院校本身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特別是高職教學研究成果較少,體育教學更是嚴重滯后。本文通過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國高職院校高職體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查找問題發生的原因,給出解決的辦法,希望為高職體育教學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一、高職體育教學研究的現狀
由于近年來高職院校辦學規模快速擴大,各類在校高職學生數量不斷增多,而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數量沒有因為學生數量的快速增加有明顯變化,教師數量與學生數量比明顯偏低,造成高職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急劇增加。據統計,全國高職60%的體育教師工作量在18學時以上,只有16%的體育教師工作量在12課時以下,這個統計還不包括第二課堂、各種體育活動組織、教研活動等。工作量大使得教師沒有精力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與研究,筆者通過中國期刊網用“高職體育教學”作為檢索詞進行檢索,截至2011年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只有65篇,國家級精品課程只有兩個。援引教育部官網統計,全國的專職高職教師有50多萬人,即使體育教師在高職院校專職教師中的比例很低,以平均每個高職院校10名體育教師計算,全國高職體育教師數量也在12 150名以上。顯然研究的成果與教師的數量明顯偏低,研究的數量與深度都令人堪憂。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高職體育教學研究的層次與水平都很低。
二、高職院校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1. 對高職體育教學研究的認識不足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但不能把高職教育理解為專業技術教育,有些高職院校只是盲目地增加專業技術課程的數量,嚴重壓縮基礎課程與公共課程的課時數量,甚至像體育與健康這樣的必修公共課也難以幸免。造成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對高職教學目標認識不清,是對教學與培養目標的表面化、簡單化解讀。另外,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與體育教師中存在體育教學科研無用的觀點,認為體育教學就是讓學生進行身體活動,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好專業技術,體育教學研究沒有必要等。
2. 工作量大造成體育教師無暇進行科研
高職院校數量與規模的快速發展,使得在校生人數不斷飆升,但體育教師的數量沒有明顯增加,這就造成體育教師的個人課時量很大,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與研究,即使有少數教師有熱情進行體育教學與研究,研究的質量與數量也難以得到保障。
3. 缺乏有效的引導與獎勵機制
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專業技術教學,輕公共基礎教學的現象,專業設置、課程內容等都向專業技術教學傾斜,所以在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的地位較低。一些高校在進行課程改革、課題申請時習慣了只關注專業技術課程。這種做法在形式上就造成公共課沒有專業課的地位高的現象,教學管理部門也缺乏對基礎課程研究的正確引導,忽視了公共課程特別是體育課程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更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強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4. 研究的層次低,內容重復
由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工作量大,對科研的認識不清,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導與獎勵機制,造成高職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與研究的層次較低,研究內容重復多,很多高職體育教師的教學研究只是應付科研任務與評定個人職稱。研究缺乏針對性,隨意性較大,大部分研究缺乏理論指導,多是一些個人經驗總結與工作體會,這些個人經驗與總結利用與推廣的價值不大,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所以,高職體育教學研究整體水平較低,研究的對象單一,造成研究的層次低,重復研究多。
三、策略
1. 提高對科研的認識
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但這和重視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研究不矛盾,二者是統一的。高職體育教學要能圍繞專業技術教學進行改革,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引導與教育教師樹立科研意識,堅決拋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無用論的觀點。
2. 增加教師編制,增加科研時間
高職體育教師數量要與在校生比例協調,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集體活動,讓教師在完成工作量的同時,有時間進行體育教學與改革的研究。
3. 制定獎勵與引導措施
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研究有一定的傾斜,鼓勵建立高職體育教學研究機構,出臺一些鼓勵體育教學研究的制度。
4. 拓展研究視野
把個人經驗和體會與高職培養目標相結合,把研究的重點放在體育教學如何服務好專業技術教學上,對體育教學進行大膽改革與嘗試。
參考文獻:
[1]李格.論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J].體育
函授通訊,2001(4).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