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作文,學生是“談寫色變”“聞作驚恐”,其實它并非完全是無源之水引起的。恰恰相反,他們素材積累的賬頁上有著豐富的儲存,他們往事回憶的倉庫里有著并不貧乏的資源。很多情況下,是沒有激活他們的寫作欲望,沒有點燃他們的心靈火花。
一、范文引路,曲徑通幽
這是我剛接任一個新班后的第一次作文課。上課鈴響了,我像往常一樣走上了講臺,卻沒有急著宣布今天寫作文,而是告訴大家:“我們一起欣賞一篇好文章——《溫馨的康乃馨》。”說完我盡量地做到聲情并茂地讀完這篇文章。隨后,我問大家感受怎么樣。大家都說太美了。于是,我給全班同學每人發了一份,要求大家和老師一起評析這篇文章。隨后,又請兩位同學談談自己的見解。
之后,我故意靜了下來,微微一笑:“你們說說,下面的時間,大家該輪著干什么?”學生會心地一笑:“寫作文。”這一聲回答,雖不是驚天動地,卻讓我分明感覺出了孩子們情緒的高漲。我又笑了笑:“你們知道我希望大家怎樣寫嗎?”又是一陣響亮的回答:“知道,像《溫馨的康乃馨》一樣動人的文章。”“是的,你們明白了,真是太好了。”然后,我才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這次作文題目:溫暖。大家心中千言萬語,不用揚鞭自奮筆,我在臺上的筆還未收起,臺下已是一片刷刷之聲。
為什么不開門見山,會收到這樣的效果呢?我覺得主要是巧妙地避免了學生的厭倦心理,或許這就是曲徑通幽吧!
二、打破常規,引導創新
學生的作文只有不斷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使其水平不斷提高。因此,打破常規,引導創新,實際是關乎學生寫作的重要之舉。
1. 充分發揮求異想象,拓展創新空間
學生作文的題材往往是從學生積累的寶庫中挖掘、提取出來的。這當然確有必要,但若老是食一個菜譜,即使是再美的佳肴也會膩味。這時候,便去引導學生毫不留情的舍棄這些,展開求異想象的翅膀,正如金庸所說:“小說是虛構的藝術。”虛構靠什么?想象。
2. 抓住生活信息,靈機調整計劃
這是一個滿天雪花紛飄的早晨,經過了漫長的枯冬之后適逢它的到來。孩子們驚喜不已,響亮的鈴聲,他們充耳不聞,本是進教室上語文課,卻被我改成了賞雪活動。雪停了,我們又把《第一場雪》調整,提前來學習。隨后,一篇篇雪之頌歌,妙不可言。
3. 著意“創造生活”開發創新資源
學生緊張的學習,難免會造成寫作資源的枯竭,再談作文,可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怎么辦?通過“創造生活”來解決。所以,我們組織的“讓我豐富,讓我深沉”的讀書活動,不但增添了大家寫作文的素材,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的素養。
(平頂山市湛河區沁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