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并沒有徹底改變教師傳統的價值體系與評判標準,“后進生”依然是教師的心病之一。本文擬結合英語學習規律,針對“后進生”出現的原因,提出一些轉化“后進生”的方法,旨在喚起廣大高職英語教師對“后進生”的關注,促進“后進生”的健康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英語學習中得到發展。
關鍵詞:高職英語;“后進生”;轉化;策略
高職院校的生源有普高生、中專生、技校生和職高生,入學時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因此教育部高教司將高職高專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分為A,B兩級(A級是標準要求,B級是過渡要求),實行分級指導。于是,有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把分層次教學作為英語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即“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不同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教學,最后組織不同層次的考核與評估”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學生水平相對一致的同層次班級中,也會有學生基礎的不同,也會有英語“后進生”,因此,無論高職院校是否采取分層次教學,“后進生”的轉化仍然是擺在高職英語教師面前的主要任務之一。盡管相對本科院校學生來說,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確實較低,但其中所謂的“后進生”只是因為某些原因英語學習知識較一般學生要困難,并非學習能力差或者有智力缺陷,因此在西方教育心理學中稱其為“成績不良者”。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后進生”,高職英語教師都應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轉化。
一、良好的溝通基礎
高職生雖已成年,但仍正處于成長期,需要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呵護,也需要分享老師慈母般的愛。教師一個微笑、一句問候都能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有真情。教師掌握“后進生”的心理,切實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用師愛來感染學生、喚起學生共鳴,最終達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目的。
?。ㄒ唬┝私狻昂筮M生”心理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但他們由于各種因素造成了成績差,作為教師應對具體學生具體分析,各個突6139a4d002452a20a1d72120801a1499efc9e7e839776f39173f1f2f08074f03破。高職英語教師更應注意了解每位“后進生”的情況,決不把他們當做包袱,不鄙視他們,不放棄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以增強他們的上進心。
大部分英語基礎差的高職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心理障礙,其中最大的是害羞、怕出錯、無自信,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關愛“后進生”,促進其進步。
?。ǘ┙柚w力量感染“后進生”
“后進生”往往因表現落伍或未能通過實用英語B級考試而缺乏自信,在教師心目中印象不佳,從而產生厭學、棄學情緒。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樹立平等教學觀,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讓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都有平等參與、大膽發言、合作探究、親身體驗的機會和權利。課堂教學可以采取集體、小組、雙人、個別活動訓練,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基礎不同的學生搭配起來,讓“后進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ㄈ┙o“后進生”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
“后進生”的學習目的一般不甚明確,學習態度也較浮躁,完成任務的自覺性不高,更需別人的叮囑和監督,所以高職教師對“后進生”要傾注更多的關懷,應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分類指導、分層要求。針對個體差異,教師應系統分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和輔導方式,提出不同的長期和短期教學要求,使學習目標具體化、傳授內容系列化、反饋訓練層次化。同時,教師應鼓勵和培養“后進生”積極發言、敢于質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切實讓每位“后進生”有成功的體驗。
?。ㄋ模椤昂筮M生”建立個人成長記錄
教師不應用統一的標準來判定學生在學習上的付出和努力,平時要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課堂答問、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態度、課外言行舉止、師生關系等要作定量與定性分析,也可以涉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興趣、業余愛好等,建立個人成長記錄檔案,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讓他們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會收獲成功。
二、科學的高職英語教育方法
英語是交際工具,高職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和針對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大量反復地模仿,訓練運用,而高職英語教育更加注重英語的實用性和專業性,因此,高職英語教學就應針對這一特點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以促進“后進生”的轉化。
?。ㄒ唬┗钴S課堂氣氛
很多高職生認為,高職英語十分枯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通過實用英語A,B級考試,所謂的高職英語學習無非就是記單詞、學語法、練翻譯和寫作等,因而對高職英語教學開始失望而退縮。針對這一點,高職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和學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或專業,采取積極、活潑、主動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端正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在日常教學中高職教師應緊密聯系學生專業和生活實際,把他們最關心、最熱門的話題帶進課堂,學生就會感到既熟悉又親切,這樣使學生意識到英語就在他們身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二)精簡教學內容
“后進生”上課時往往因很難聽懂或聽不懂而注意力分散,所以高職教師可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盡量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在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后,應簡化教學目標,幫助“后進生”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此外,教師應在課堂上多創造讓“后進生”體驗成功的機會,提些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其實英語也不怎么難,我也會說會寫”的積極想法,從教師的評語中發現自我價值。
(三)督促課后鞏固
高職學生的課后作業相對較少,課后的自覺復習鞏固就更少了,而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上課的延續,而不是附屬物。學生需要進行獨立思考,需要將所學的知識、技能綜合運用才能完成。同時,通過批改作業,教師可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從而有效地調整教學,教師的批改結果反饋給學生,能夠使他們清楚自己的進步和錯誤。當然,高職生畢竟是成年人,過多的書面作業反而會引起反感,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切實督促學生的課后知識鞏固。如小組調研、ppt匯報、對話、角色表演、收發E-mail、制作海報等。
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注意轉化“后進生”,適應新形勢,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新思路、新對策,始終是高職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當在某一方面有困難時,他需要的不是指責和埋怨,而是理解和關愛,是熱心幫助,是耐心的指導。
教師是轉化“后進生”的核心力量,“賞識猶如陽光”,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所謂的“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心和幫助。因此,老師要把愛心奉獻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尊重、理解,從而對英語逐漸樹立起信心,至少不敵視、恐懼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沈秋華.高職高專英語分層次教學探析[J].教育科學,2009
(10).
[2]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陳琦.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振宇.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