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套路是運動學校師資班體育教學的必修項目之一,它既具有一定的競技性,也有一定的健身性,注重內外合一,形神兼備,對青少年學生有磨煉意志、提高素養的積極作用,對發展速度、力量、靈敏、協調、耐力等素質,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是體校師資班教學的重要內容。可目前很多學校并沒有將其教學目標落到實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根據我近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體育課上怎樣開展武術教學。
一、加強理論學習
體校師資班學生在進入體校以前,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武術套路,大家的印象還是一些武俠電影和武俠小說中的場面,所以在實施武術動作、套路的教學內容之前,至少要安排一節武術的理論課。這節課可以是老師向學生介紹武術的起源、發展和內涵,以及武術攻防技擊性的特點和生活中防身、健身的作用等;也可以利用初中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分組安排學生網上查找跟武術有關的知識,之后在課堂上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匯報。通過這樣一節理論課的學習,學生不但學習了武術的理論知識,也加深了對武術的認識,領會了武術理論發展的精髓離不開攻防技擊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理解武術基本的動作和套路不是花拳繡腿,而是學習武術的前提和基礎,才能產生對學習武術的興趣和動機。
二、改變教學方法
1. 動作講解上滲透武術的攻防含義
武術套路是人們為了便于練習、記憶和傳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許多攻防動作按起勢、發展、收勢編排有規律、協調、嚴謹的模范攻防組合動作。以踢、打、摔、拿等動作為基本素材,使武術攻防技術動作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其中許多動作可以在攻防實戰中找到原形。因此在武術教學中,我們一定注意不要只強調動作要求,這樣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應該在教授武術技法時,將其攻防含義滲透進去。學生在練習這些基本動作時往往提不起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講完這些基本動作要求后,告訴學生這樣做的目的是攻擊對方保護自己的,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甚至不用教師要求,自己都會去練習體會動作。這樣使學生在熟悉動作攻防含義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學習武術,不但使學生真正了解中國武術,還提高了學生學習套路的積極性,為學習攻防實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攻防含義的傳授對于武術教學必不可少,也只有這樣武術才能真正發揮其功能。
2. 動作示范上采取分解和完整相結合
武術教學中不管是學習套路,還是學習器械,教師都應該把該套路完整的示范給學生觀看兩遍,這樣不僅讓學生對該套路的動作形成完整的印象,對動作的概貌和精氣神的韻味有了初步了解,還讓學生有了美的享受,增強了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另外武術是由很多動作組合而成,因此在教學中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教。如果動作比較復雜,就要分解為上下分解和左右分解。一個動作不會不要急于教下一個動作,要反復體會,才能消化和理解動作要領,同時也注意滲透攻防意識。剛開始學習時,注意不要過分強調動作的細節,等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再精雕細琢。
3. 動作糾正上采取互教互學的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都是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四階段教學法”,學生一般都是被動接受,但在武術的課堂教學中,可打破這種常規教學法,采取學生互教互學的辦法。學生對武術的熱愛程度各有差異,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學生曾在武校學習過,有相當的功底,這樣的學生稍加指點便可成為教學的得力助手,成為武術教學中的體育骨干。在上學期我利用課余時間對一些武術愛好者進行單獨指導,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樣在武術教學中,可以讓這些學生示范動作,也可以讓這些學生來糾正其他同學動作上存在的問題,這樣增加了學生練習的密度,省時高效。同時這些學生在教學中就成為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榜樣,看到身旁的同學動作做得那么優美,很多的學生都會不斷地努力學習。
武術套路教學是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只要我們積極研究探索,制定適合我們學生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就能使我們的教學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就熱愛武術,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使他們終身享受中國武術的樂趣。
(平頂山市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