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是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完美,有效的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有效課前預習
隨著江蘇省規范辦學行為的逐步推進,新課改的層層深入,新課標的內容更加豐富,而課時要求卻更加有限,因此提高課堂效率就必然成為每位教師的追求目標。那么如何提高課堂的效率呢?筆者認為有效的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之一。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課前預習是學生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是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對新的認知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注重有效的課前預習,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它在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1. 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
通過預習,學生首先可以大體了解課堂上要學的內容,如重點、難點、新舊知識等。再進一步思考和分析出其難易程度、知識結構及英語課程類型,從而選擇英語學習的方法。在整個預習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和培養。
2.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為上課掃除了部分知識障礙。通過補缺,建立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拉近了與新知識的認識距離,使學習變得更為主動,對課堂上老師的教學能有預見,對老師的提問能大膽地回答。這些成就感能促使學生增強學習信心,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3. 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了解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數,聽課時注意力就會有所側重。他們帶著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去聽課就使學習變得更有目的性,就能自然而然更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
沒有有效的課前預習和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前期準備,就不會有高效的英語課堂。如何通過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來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針對英語學科特點提出以下策略,同大家商榷,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分層布置課前預習內容
布置課前預習時,一定要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預習內容。例如,我把預習內容分成A,B,C三層,學困生完成C層,中等生完成B,C層,成績優秀的學生完成A,B,C三層。要求學困生聽錄音讀單詞,弄清詞性,中等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此基礎上理解單詞在句中的意思。并要求他們聽錄音大聲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這不僅可以訓練學生讀準語音語調,還可以幫助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文章大意。同時培養他們注意積累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要求學生把課文中主要的詞組、常用的短語、句型摘抄下來,并把預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在課堂上重點解決。
2. 精心設計課前預習內容
在布置學生的預習內容時,教師要精心設計,要充分體現層次性、開放性,盡可能不要布置那些學生通過手邊的資料就能獲得答案的習題。預習的設計要敢于向優生的智力挑戰,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3. 合理設置預習提綱
預習提綱是學生預習的“方向盤”。這個“方向盤”要有可操作性,學生握住它才能到達目的地,也就是實現預習目標。在學生明確預習目標的基礎上,逐步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從而讓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難點。心理學研究證明,帶著問題讀一遍文章比不帶問題讀五遍的效果要高。因為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他們就要邊讀邊思考,從文章中找答案,這時候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效果當然會好。
4. 加強預習方法指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中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教給學生。”說的就是要求教師“授人以漁”。筆者就此談談個人的點滴做法:(1)反復朗讀,整體感知。我們的學生沒有那么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所以我要求學生每天早上必須抽出一定的時間反復朗讀所學的英語單詞、短語、句型和課文,初步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這樣上課時心中就會有底。(2)布置任務,適當引導。當然我們在布置預習任務時還要把握內容的層次性,也就是說要因人而異,為學生量體裁衣,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從英語預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3)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在班級中組建不同層次的合作學習小組,讓每個學生按不同的教學需要,不同的學習層次,參加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相互協助、相互競賽、相互促進,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通過小組合作預習,解決預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小組合作預習或學習中可以克服個人的思維局限,同時在小組討論中還可以互相幫助,培養良好的學風。(4)及時進行預習反饋評價。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一定的評價,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可以從學生的課本和預習作業入手,看看學生是否在課本上進行圈圈點點,看看學生有沒有預習筆記;同時通過和學生談話的方式,交流預習中的疑惑和收獲,讓學生在談話中體會預習成功的喜悅,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談能夠獲悉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從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和困惑中可以洞悉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可以根據這第一手材料和信息,再結合新授內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及時調整教學思路,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切實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當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在緊密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下,把學生的課前預習作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實踐證明,“好的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課前預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認知能力,而且能讓我們的課堂迸發出令人激動的精彩。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取得令人滿意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仁賢.有效教學聚焦課堂——設計作業與練習創新思維[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睢寧縣官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