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參加工作的這些年,我心中真是感慨萬千,有得不到家長理解時的酸;也有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的苦;但也有取得小小成績時的甜。漸漸的,我發現自己也在改變,并從工作中悟出了許多育人的道理。
做了多年的教師,我發覺自己對學生的批評越來越少,從最初的動輒生氣發火,恨鐵不成鋼式的批評到現在的基本不批評學生,從中我也懂得了許多批評教育的規律。隨著年齡和教齡的增長,我對一個人的成長規律有了更多的理性認識,我不再苛求學生“聽話”,對學生的批評自然也越來越少。我真正明白了教育孩子不在于苛求孩子不犯錯誤,而在于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錯誤,對孩子的批評一定要慎重。
記得在一所小學擔任四年級的班主任,學校歷史悠久,人才濟濟,而我血氣方剛,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和激情,也很想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每每看見學生不聽話或不認真學習,我難免有些著急上火,對于上課不認真的學生總是當眾批評,希望他能聽話些。最初,學生都能聽取我的批評,及時改變他們的行為,但有一次卻栽了跟頭。
那一天,窗外陽光明媚,我上課的心情很好,正在黑板上精心的畫出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見的圖形,但總覺得有一束陽光在我眼前晃來晃去,起先我以為是教室外的水汪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光,心中還有一些詩意和感動??墒沁^了一會兒,我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調皮的孩子正拿著一個嶄新的鐵皮文具盒在桌上擺弄著。陽光正照在他桌上,這束陽光是他故意用文具盒反射過來的。我提醒他不要搞小動作,要認真聽課,可過了一會兒,這束陽光又在我眼前晃動,我用眼睛狠狠地瞪著那個調皮的學生,可他還是挑釁似的讓那陽光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我心中的怒火一點一點積聚起來,忍不住徑直走到那個孩子面前,一把抓住他手中的文具盒,狠狠地丟在地上,文具盒被摔爛了。其他同學看到我發了火,都有點發呆,可那孩子竟大聲吼道:“你賠我的文具盒!”我氣極了,用力甩上了門,沖出了教室,課再也無法上了……
事后學校領導找我談話,一番善意的批評讓我心服口服。這件事讓我后悔很久,我以此告誡自己盡可能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年齡小的孩子,當眾批評會嚇著他;大一些的孩子,當眾批評會讓他產生對抗心理,對于促進他們改正錯誤其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加大了教育工作的難度,以后,我再也沒在學生面前發過脾氣。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育日記中寫到:“教育的實質就在于使一個人努力在某件事上表現自己,表現出自己的優點來?!蹦俏覀兊慕逃?,是否該好好地想想,怎樣讓孩子們努力表現自己,表現自己所具有的優點來?善用批評,少用批評是我現在為師的信條,要讓孩子們的童年記憶少一些批評的陰云,多一些表揚的陽光。
(寧安市江南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