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術期刊編輯人員作為稿件審理與編輯策劃工作的把關人,其編輯素養水平與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僅決定著期刊的總體質量,而且對我國的學術發展也產生著重大影響。筆者認為,現代學術期刊編輯人員既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與法律素養、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堅持以提升學術水平為目的的編輯意識,同時還要能夠綜合運用現代化的編輯工具,以保證優質的學術期刊的出版。
【關鍵詞】學術期刊 編輯 業務素養
通常情況下,人們認為學術期刊編輯人員的工作就是對文稿進行策劃、審讀、加工、整理,使語言規范化,因此,他們只要具備一定的編輯學方面的知識就能夠勝任。事實上,期刊編輯人員是我國學術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他們不僅擔負著引領學術風潮,傳播學術成果,促進學術研究的重任,同時對我國學術期刊編輯事業的健康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在當前我國學術期刊水平良莠不齊以及學術抄襲和學術作假現象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學術期刊編輯人員的把關人作用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他們不僅要具備策劃、審讀、加工、整理文章的能力,同時也要具備思想政治、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更加全面的期刊編輯素養。
一、思想政治和法律素養
首先,學術期刊編輯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養。他們一方面要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己任,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也要以我國現行的方針政策為指導,傳播有利于社會和諧、民族團結以及公眾利益的文章和信息,以此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這就要求學術期刊編輯人員不僅要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方針政策和宣傳導向,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對國內外發生的一些熱點事件和焦點事件,他們要能及時的了解政府的立場和態度,以此作為自己策劃期刊主題和組稿、選稿的原則,尤其是在當前各種公共突發事件和國際沖突時有發生的情況下,學術期刊編輯人員更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與黨和政府的觀點保持一致。
其次,期刊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還會涉及到許多法律問題,有些是與期刊編輯出版有關,有些是與文章發表有關。比如,我國國內的期刊編輯出版法有《著作權法》、《版權法》、《出版管理規定》以及《期刊管理規定》等,這些法律法規不僅具體規定了期刊的出版行為,而且對于申辦新刊、更改期刊名稱、改變發行方式、申辦經營廣告以及發行定價等也都有明確的規定。雖然編輯人員不需要熟讀這些法律法規,但對于其中的一些基本規定還是應該有所了解的。除了期刊管理與期刊編輯方面的法律法規外,在進行文章編輯時也會涉及到一些法律問題,比如編輯人員所選文章是否存在抄襲現象以及在署名、掛名上是否存在侵權行為等等,這些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作者應當承擔大部分的責任,期刊在組稿時也會聲明不承擔這方面的責任,但是,這些現象一旦發生,將給期刊的品牌和聲譽都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因此,期刊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
二、期刊編輯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
目前,隨著我國學科種類的不斷增加以及學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學術期刊作為教育與科研事業的輔助性工具,它們在朝著讀者更加細分化和內容更加專業性趨勢發展的同時,其數量也在日益增多,因此,它們反過來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學科建設的發展與學術水平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個人專業知識的不同,我國的學術期刊編輯人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經過正規高校培養的編輯專業出生的學生;另一類是為了滿足期刊細分化的需要而選拔出來的,具有某一方面特殊專業知識的編輯人員。他們在期刊編輯過程中各有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但是,在策劃期刊專題、組稿和選稿的過程中,他們也不同程度的表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專業知識上的欠缺。具體說來,筆者認為期刊編輯人員必須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和完善自己的專業素養:
1、基本的期刊編輯知識
這一素養是通過正規高校培養的編輯專業學生的強項。它要求編輯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是期刊主題的策劃、文章的選稿與組稿,還是期刊版面的安排、圖文的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到文章水平的高低、與期刊風格的協調性以及文章實際意義大小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考慮到期刊目標讀者的知識水平、內容需求和閱讀特點等,比如,如果期刊針對的是普通高校的學生,那么其內容就不可能過于深刻,而只能以知識普及為主,在版面設計上既要簡單形象,又要重點突出。這一方面的專業素養可能是那些僅僅具備某一學科領域專業知識的編輯人員要不斷學習和加強的。
2、專業的學術素養
學術期刊編輯人員在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對大量的稿件進行選擇,其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哲學、歷史等各個學科,這就要求學術期刊編輯人員不僅要具備一些基本的編輯知識,同時還應該有寬廣的知識面,最好是某一方面的學者和專家,以此來滿足學術期刊細分化、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期刊編輯研究學者王菊梅曾經說過:“一個懂專業的編輯,更有條件和學者對話,從而拿到一流的稿件;一個懂專業的編輯,也更有可能是系統而不是零星地去做有影響力的出版物;同時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像個鑒賞家,能看得出什么是真品,什么是贗品,什么是優品,什么是劣品,在更高層次上把握出版的品味。”事實上,編輯人員只有具備較為豐富學科知識,才能與作者、讀者之間進行理性對話,才能以一個學者的身份對稿件進行鑒別和比較,篩選出具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傳播給廣大讀者,甚至是傳播給廣大專家,從而得到他們的認同。
其實,在現實的工作實踐中,并不是要求每個編輯人員都要達到專家的水平。但作為一個合格的編輯人員,要能夠把期刊編輯的基本知識和自己的學術知識合理的協調起來,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編輯水平。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許多雜志社一方面請某一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期刊的編委和顧問;另一方面在招聘編輯人員時也開始強調其專業知識水平,通過短期的編輯知識培訓,把他們培養成某一專業領域的期刊編輯人才。
3、期刊主題的策劃能力
期刊主題的策劃主要是指編輯人員根據期刊的風格定位、內容特點和辦刊宗旨,結合學界或者業界關注的一些熱點事件和焦點問題,策劃出適合自身特色的專版、專題、專欄,號召廣大專家、學者針對這方面的問題踴躍投稿,在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方面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和群體效益,以此達到對相關問題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期刊主題策劃的優劣不僅能夠反映該刊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的高低以及其對廣大專家、學者的資源調動能力,另外,從某個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期刊樹立品牌、展示形象的一個重要機會。
因此,主題策劃對期刊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編輯人員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期刊主題策劃能力,他們不僅要深刻了解期刊的辦刊宗旨、風格特點等內容,還需要對讀者的知識水平、閱讀特點、內容需求以及作者的創造性和選題的可操作性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編輯人員結合自己對大量前沿信息的收集、整理,從而篩選出具有學術價值的期刊主題。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編輯人員一方面可以參考、查閱其它同類型的學術期刊;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的參加學界和業界的一些研討會和學術會議,不僅能夠從中獲得近期學術進展情況,而且還會觸發自己的靈感,策劃出一些獨到的選題。因此,編輯人員要想具備較高的期刊主題策劃能力,他們既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又要能夠快速的對信息進行捕捉與把握,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慢慢鍛煉出來的。
三、能夠綜合運用現代化的編輯工具
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各種應用軟件、應用平臺等數字出版工具開始慢慢的取代傳統的出版工具,編輯工作的流程正在被數字化。這就要求編輯人員不僅要具備以上所說的思想政治、法律、專業知識等方面的素養,對于工作中一些技術性的因素也要有所掌握。尤其在當前學科專業不斷細分化的情況下,有關知識性的、思想性的素養一時半會不可能學習接受,但是,技術性的東西可以經過短時間的培養訓練而掌握住,進而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地摸索實踐,最終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這樣,編輯人員不僅可以又好又快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夠很快適應工作中的不同崗位,這在無形中也為自己的就業增加了一個砝碼。因此,編輯人員要在工作中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熟練應用各種最新編輯軟件的能力。
總之,我國的學術期刊編輯事業正在不斷的朝著細分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就對期刊編輯人員的個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①鄒學慧,《構建適應時代要求的期刊編輯人才》,《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
②哈麗云,《論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建設》,《兵團黨校學報》,2009(2)
③舒干,《再談期刊編輯人員基本素質》,《長江大學學報》,2009(4)
(作者單位:新聞世界雜志社)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