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0年春節電視脫口秀節目《壹周立波秀》登陸鳳凰衛視和東方衛視以來,周立波便以其詼諧、幽默、辛辣、搞笑的主持風格使該節目從眾多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受眾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壹周立波秀》中主持人周立波說話藝術的分析,以期為從事脫口秀和主持人行業的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壹周立波秀》 脫口秀 說話藝術
《壹周立波秀》是2010年鳳凰衛視和東方衛視為“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量身打造的一檔電視脫口秀節目。雖其節目借鑒了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深夜秀》的創意,但周立波還是用自己出色的說話藝術與語言稟賦,為觀眾奉上了精彩的“東方脫口秀”。根據央視索福瑞當時對全國26個城市的數據調查來看,《壹周立波秀》的全國平均收視率為0.94,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名①。在2011年國內娛樂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第四屆綜藝年度節目評選中,《壹周立波秀》更是成為了“上星頻道節目30佳”之一,可謂成績不凡。筆者通過對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中的表現,就其獨特的語言藝術魅力作一分析。
一、善用比喻來反諷
著名文學理論家喬納森·卡勒曾為比喻下過這樣的定義:“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通過把一種事物看成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也就是說,以甲事物來比擬乙事物,應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點,從而發現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為人所熟悉的特征,這便是修辭學意義上的比喻。
擁有14年歷史的吉利收購80歲的沃爾沃,普通大眾對于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案并不十分看好。如同之前很多不太成功的收購案一樣,這次收購被稱為“以中國的盈利去挽救外國的破產”。周立波巧妙地在節目中將收購案化成為了一場談戀愛結婚:“這好比一個少年娶了一個貴婦”“姐弟黃昏不倫不類之戀”,三言兩語巧妙地表達了明語難以表達的諷刺。周立波沒有明言,但觀眾卻能通過細細回味聯想到:80歲的老人即使曾為貴婦,但也行將朽木,而少者則還未成年,思想尚不成熟,實力仍不豐盈,他們的結合自然是很難創造出新一代希望的。“正所謂相愛簡單,相處太難”,這比喻一語道出了對吉利今后面對罷工風潮等等棘手問題的擔憂。除此之外,并祝愿他們“白頭到老、永結同心、計劃生育、子孫滿堂”,到此處的“正話反說”則更是在暗示吉利要好好處理與沃爾沃的關系,提防沃爾沃再次易主,同時不要盲目擴大生產,最后才可能有較好的收獲。
透過巧妙的比喻,周立波實現了對吉利收購事件的反諷。比喻溫和而令人捧腹,反諷更是起到好處,讓觀眾們心領神會。
二、假人言歷,表達自己觀點
所謂“假人言歷”即是指借用他人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借用其他人的經歷來增加和豐富節目的內容和笑點。借用權威人士的話語可以使自己的話更具有說服力和公信力,而“借用”更大的優點則在于,話是別人的說的,與轉述者沒有直接關系,這樣一來便可以把聽眾的注意力轉移開,從而減少說話者所承擔的“壓力”。另外,把他人的經歷搬上舞臺則使得節目更加充實和生活化,不至于讓觀眾產生僅僅主持人自己一個人的拘束感,更不會感到單調乏味。
在《壹周立波秀》節目中曾大量出現過周立波的朋友、同事、小侄子、外婆、親戚等人物的語言和故事。一方面,這是主持人繁密人脈關系的表現;另一方面,這也最有可能是周立波自己為了易于觀眾的理解和接受,為了節目內容的需要,而假借他人之口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一種說話策略。
如他在節目中說道:“小侄子看乒乓球賽,大喊加油加油,他老爸火冒三丈,一個耳光扇過來:還加油加油!油價這么貴了,加什么油?”在獨生子女時代,孩子是家中的至寶,家長在正常思維下是不會因為油價上漲這樣一個公眾話題,而拿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撒氣,甚至大打出手的。這極有可能就是周立波為了表達油價上漲而借用的一則笑話,經過夸張地塑造并與自己親戚對號入座的藝術加工,一個生活氣息極其濃郁的小小抱怨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三、說話說一半,自然留白
留白,顧名思義,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通常見于中國傳統繪畫、文學、音樂、建筑、書法等藝術中。說話,作為一種開放性、技巧性很強的信息交流活動,也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講究留白,忌諱滿、直、露、淺的表達。這種話說一半,巧妙留白的方式能很好地引發觀眾思考上的互動,因而便容易使觀眾在主觀上加深對節目的好感。
比如周立波在節目中就曾隱晦地表達了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政府一方面招標賣地,賣三萬塊一平米的地,然后大聲呼吁開發商建好房子后賣一萬五一平米,這怎么可能,開發商又不是傻子”,話語在此戛然而止,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周立波就在這里停頓了片刻,給觀眾留下了無盡的遐思。一方面讓觀眾有時間從一個爆笑點過渡到另一個話題上;另一方面在這個時間空隙中,觀眾不難體會到其中的矛盾。
有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固然是好口才,但有時候,適當的留白——緘默、停頓、間隔,欲言又止亦是必要的。周立波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停頓,恰恰是留給觀眾們細細咀嚼,好好品味的“留白”。
四、巧說夢話,一針見血
《壹周立波秀》的一個創新之處便是他以娛樂新聞播報的形式來進行脫口秀表演的“立波夢話”板塊。夢境中的話語沒有日常發言那么多約束,周立波也巧借這夢話表達著自己的心聲。他也因此正大光明地成為了“醒著說夢話的電視主持人”,他通過夢話對各類時事進行了或幻想性的虛構、或調侃式的點評。這一別出心裁的夢話式評論與解讀使觀眾感覺耳目一新。
針對美國橫行全球,做世界警察插手利比亞事務的行為,“立波夢話”虛構了這樣一條新聞:到處北約空襲利比亞,導致利比亞局勢緊張。卡扎菲給奧巴馬寫信“無論發生什么事,你都將永遠是我們的兒子,請阻止這場非正義戰爭!”奧巴馬回信說:“第一,這場戰爭是正義的;第二,論輩分我是你大爺,不是你兒子!”這條新聞雖然純屬虛構,但一句“論輩分我是你大爺”的“粗口”,卻一針見血地戳穿了美國人的偽善。想必這等辛辣的諷刺,定會令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忍俊不禁。
當然,作為整臺脫口秀節目的亮點,每一次周立波都會強調:“立波夢話,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不勝榮幸!”“以下所有的播報內容是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個人的臆測和夢話,與周立波本人沒有任何關系。”這樣聰明的言語表達,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周立波為自己言論負責的壓力,也無形中為節目增添了難得的游戲性。
五、夸張的肢體語言,增添樂趣
“海派清口”是周立波創造的一種表演樣式。它是從上海本地的單口滑稽、北京單口相聲和香港“棟篤笑”等曲藝表演形式中汲取精華而發展形成的表演藝術。作為“海派清口”一種必不可少的表現形式肢體語言,同樣是語言表達、說話藝術的一種重要體現。
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中自如地運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將單口相聲充分地“話劇化”,使得肢體語言變得異常豐富到位,筆者認為,這全然應該歸功于他滑稽劇團的科班出身。他且舞、且說、且演地模仿眾生百態;他活靈活現地將國家領導人的語言和肢體特點學得惟妙惟肖;他間或插進幾句老歌,如水中之鹽粒,引發觀眾共鳴,更是為演出增味不少。
如在某期節目一開始,周立波說到吉利18億美金收購沃爾沃,他對18億美金進行了重復,同時輔以咬牙切齒的表情,這讓觀眾都心照不宣:價格如此昂貴!代價如此之大!他用這種擠眉弄眼的表達方式達到了理想的表達效果。
再如,在一期題材為反貪的節目中,周立波剛說到因貪腐而免職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便即興扮演了起來。未撤職前,趾高氣揚的劉志軍(周立波扮)“沖在春運第一線”指導工作,義正言辭;雙規撤職之后的劉志軍(周立波扮),偃旗息鼓“守在囚窗臺前”盼望情婦不要出賣自己……貪污前后的“劉部長”被周立波表演得淋漓盡致,引來了觀眾們的捧腹大笑。
結語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是對人內在修養和閱歷的檢驗。說話不僅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溝通方式,更是一門有聲的語言藝術。隨著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隊伍不斷壯大,但隊伍充實的背后卻隱藏著主持人綜合素質、語言藝術水平不高的種種問題。周立波主持的《壹周立波秀》或是一檔成功的主持人“說話案例”培訓教程,他詼諧幽默,俏皮睿智,令人發笑之余又回味無窮的說話藝術值得廣大電視主持人們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①《央視春晚上海收視連續走低〈壹周立波秀〉火爆》[N].《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