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尤瑞克林聯合血塞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采用尤瑞克林治療;治療組30例采用血塞通聯合尤瑞克林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并進行2組間比較。結果:2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尤瑞克林與血塞通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顯著。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血塞通;尤瑞克林;血液流變學
中圖分類號:R65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1-0024-02
急性腦梗死在急性期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明顯改善預后。根據尤瑞克林及血塞通藥物作用機理,筆者2010年2月~2010年6月對30例住院患者采用尤瑞克林聯合血塞通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60例均為2010年2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均為首次發病,發病48h內就診,經CT和(或)MRI證實。均符合1995年10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1],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5~65歲,平均年齡(58±25)歲;發病24 h內入院者20例,24~48 h入院者10例。其中腦梗死部位:右側基底節區15例,雙側側腦室7例,左側基底節區內囊后肢區8例。按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標準[2],輕型18例,中型10例,重型2例。治療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55~65歲,平均年齡(58±25)歲;發病24 h內入院者18例,24~48 h入院者12例。其中腦梗死部位:右側基底節區14例,雙側側腦室8例,左側基底節區內囊后肢區8例。按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標準[3],輕型17例,中型10例,重型3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標準對血塞通、尤瑞克林類藥物有過敏史、有過敏性疾病或過敏體質者、腦腫瘤、腦外傷及出血趨向等引起的腦梗死者;有嚴重的心、肝、腎器質性損害、血液系統疾病及嚴重的糖尿病患者。
13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基礎治療,包括改善腦細胞代謝治療、對伴發感染根據病情給予適當對癥治療、神經康復治療等,對照組同時給予09%生理鹽水100mL+注射用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15 PNA單位靜脈滴注;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血塞通注射液400 mg(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規格400 mg/瓶)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治療14 d,2組療程均為14 d。
14統計學方法結果采用(Ax-G±s )表示,統計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同一指標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療效標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療效評定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級~3級;進步:功能缺損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8%以內;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22治療結果
2212組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2組腦梗死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明顯改善,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32組腦梗死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參數比較2組治療后血液流變學均改善,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腦梗死急性期,一方面,盡快恢復缺血區的腦灌注,即血流重建。阻止血栓擴展,縮小梗死范圍。另一方面,改善腦循環,包括血流動力學及微循環的改善,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減輕再灌注損傷、防止腦細胞凋亡。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三七總皂苷是從中藥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含三七皂苷等成分。藥理研究表明:具有顯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對腦缺血缺氧損傷的保護作用;同時對腦缺血-再灌注神經元損傷所起的保護作用,從而發揮其對腦缺血的治療作用[4]。尤瑞克林是近年來研制出的一種治療腦梗死的I類新藥,即人尿激肽原酶,是從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精制的糖蛋白。在一定劑量下,尤瑞克林能選擇性擴張缺血部位細小動脈,增加缺血腦組織血流量,改善腦微循環,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和氧解離能力,促進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選擇性擴張缺血部位細小動脈,改善梗死灶內供血促進損傷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從而使由于腦缺氧所致的腦功能紊亂癥狀得到緩解[5]。
尤瑞克林與血塞通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則報道較少。本臨床研究發現聯合使用顯著改善血液流變學,使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明顯降低,對抗紅細胞聚集;抑制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有效地改善腦梗死急性期的血液循環,減輕梗死腦神經元細胞端亡、腦組織缺血壞死的風險,最大限度的降低因運動障礙所致的病殘率,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預后,二者聯合用藥靜脈滴注過程中未見不良反應,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3
[2]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腦卒中病人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3]胡志潔,張志耘三七總皂苷對心腦血管的藥理作用研究[J]天津藥學,2006,6(18):52~54
[4]李欣吉,駱翔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07,3(2):165~166
(收稿日期:201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