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生脈注射液輔助治療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本院7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34例。對照組常規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醛固酮拮抗劑、利尿劑、地高辛及血管擴張劑等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生脈注射液,觀察2組患者癥狀及檢測血漿腦鈉肽(BNP)水平。結果:治療組療效及BNP下降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常規西醫治療加生脈注射液可以更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生脈注射液;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療法
中圖分類號:R322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1-0030-0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復雜的臨床證候群,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病率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1]。生脈注射液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等作用。本文通過觀察生脈注射液輔助西醫治療CHF對比單純西醫治療,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癥狀及檢測血漿腦鈉肽(BNP)水平,評價其臨床應用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入選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間老年科收治的CHF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齡(6501±1029)歲。西醫診斷標準采用Framingham的診斷標準,心功能分級根據NYHA標準進行分級。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急癥診治規范》。選擇心陽虧虛、氣陰兩虛、血瘀水停3種分型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單純西醫)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齡(6247±1132)歲。治療組(中西醫結合)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齡(6753±1029)歲。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醛固酮拮抗劑、利尿劑、地高辛及血管擴張劑等,急性期癥狀控制后加服β受體阻滯劑等對癥治療。
122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靜脈滴注生脈注射液(江蘇蘇中藥業集團生產)50mL+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1次/d,14d為1個療程。
123血漿BNP檢測入選者清晨空腹抽取肘正中靜脈血2mL,標本置于EDTA抗凝管中輕混勻后應用Biosite公司生產的TriageBNP監測儀,采用熒光免疫法檢測BNP濃度,所有標本測定均由專人負責。
13統計學方法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Ax-G±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療效標準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以上;無效:心功能無改善或心力衰竭加重。
22治療結果
2212組治療后血漿BNP水平比較。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
3討論
生脈注射液是由紅參、麥冬和五味子等中藥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提取而成的中藥制劑,具有益氣養陰、復脈固脫、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輸出量、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提高心肌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2]并保護心肌細胞、減少心肌細胞凋亡[3]等作用。且生脈注射液在增加心肌收縮力的同時,不增加心肌耗氧量[4],這些作用均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本研究結果提示治療組CHF患者的血漿BNP值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總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常規西醫治療加生脈注射液可以更好的發揮其藥理效應,更好地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2,30(1):7
[2]孫曉莉,鄭雪冰,周小煊生脈注射液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家兔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細胞介素8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8,24(6):8~10
[3]張西聯,黃躍生,黨永明生脈注射液對大鼠燒傷后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7,29(2):94~96
[4]陳威,沈洪,劉剛生脈注射液對心衰及心臟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02,22:81~83
(收稿日期: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