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我國各種危機事件頻發,有來自大自然的變遷,也有來自異質文化的沖突,它們都對中國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危機事件中,騰訊QQ群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顯示了其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廣泛的影響力。本文以近年來幾個重大的危機事件為例,通過研究QQ群的傳播模式、特點及其在危機事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探尋對QQ群傳播進行合理利用的科學途徑。
【關鍵詞】危機事件 QQ群傳播 大眾傳播
一、主要概念界定
1、危機事件。危機事件是指在人的理性范圍內所無法預測的、突發的、影響面廣的、出乎民眾和社會正常心理承受力之外的重大事件。通常,危機事件包括各種自然災害、嚴重生產安全事故、恐怖主義行為及重大群眾性騷亂、重大政治、經濟、公共衛生事件等。①如2010年年初,我國新疆連續遭受9次大范圍寒潮冰雪天氣過程;西南五省區遭受秋冬春連旱;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個省份遭受洪澇災害等。這些事件都給國民造成了巨大損失。
2、QQ群傳播。QQ群傳播是指騰訊QQ群所發揮的一切符號互動功能,包括群信息、群公告、群空間、群共享等信息交流方式。QQ群最初是作為一個聊天交友、信息交流的平臺而發展起來的,但從抵制家樂福事件起,其作為信息傳媒工具的輿論引導作用日益突顯,在汶川大地震時達到了一個高峰,在隨后兩年的各種危機事件中,QQ群傳播在傳遞信息、籌集捐款、團結祈福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傳播主體多元化。(2)傳播內容較少受到約束。(3)信息傳播迅速。(4)信息風格平民化、娛樂化。(5)信息的易于接受性。(6)生動的多媒體傳播。(7)雙向互動性強。(8)信息的駐存性和明確的指向性。(9)傳播成本低。
二、QQ群傳播模式分析
QQ群傳播為小眾而生,面向一個有清晰特征的受眾群進行“窄播”。②其在危機事件中的傳播模式如下圖(圖一):
A為一個QQ群體;B為另一個QQ群體;N表示第n個QQ群體
a為信息的傳播者,它可以是QQ群里的“意見領袖”(如QQ群里的群主、正式組織QQ群里的領導或者是QQ群里經常發表具有信服性見解的成員),也可以是普通成員。
b為個體信息接收者
c為群體信息接收者
①②③④為傳播路徑
三、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的應用
(一)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的積極作用
1、提供信息,補充新聞。互聯網知名博客麥田曾在《“家樂福事件”的網絡傳播研究與分析》中對中文網絡傳播形態做過這樣一個比喻:在“QQ群”參與下,門戶網站和大型社區類似航空母艦,產生“主要內容”;中小型網站和博客類似護衛艦,產生“補充內容”;QQ群類似艦載飛機,他們“飛”出去,專門負責“傳播內容”。③玉樹地震后,災區手機出現通訊故障,但手機QQ還能發送信息,各種消息通過QQ群迅速進行著復制,在短時間內出現幾何量級的增長,并對大眾媒體的資訊走向和災區的援助產生了影響。
2、引導輿論,進行監督。QQ群是輿論引導的“公共領域”。在QQ群體內部,各成員均享有平等的言論自由,人們在QQ群里的信息交流和自由討論在群體意識和群體文化的影響下會形成具有一定傾向性的觀點和意見,使得QQ群從一個信息平臺發展為一個輿論陣地。QQ群里的輿論形成遵循“沉默的螺旋”理論。群體的存在要求具有明確的成員關系,QQ群里的群主、正式組織QQ群里的領導或者是QQ群里經常發表具有信服性見解的成員,他們是QQ群里的“意見領袖”,他們的言論也往往能夠左右QQ群里多數成員的態度。如,抵制家樂福,反對CNN、貴州甕安事件和09年青春驛站QQ群成員對新疆群眾極端暴力行為的譴責等輿論颶風,都是在群體規范和意見環境的壓力下形成的。在危機事件中,QQ群里的輿論往往反映了民眾的真實呼聲,是網絡民意的集中表達,它能夠促使有關部門采取行動,使問題盡快得到解決。
3、上傳下達,溝通協作。在正式組織群體組建的QQ群或為某種專門目的而組建的QQ群中,QQ群還起著傳達信息、整合行動的作用。如,企業QQ群里的領導(多為組織領導)在QQ群信息、群公告、群空間或群共享中公布官方機構招募志愿者、號召獻血、捐款捐物、尋人啟示、愛心傳遞等信息,組織單位成員響應國家號召,為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或為罹難同胞默哀等。如玉樹在地震發生后,情系青海上海QQ群發出倡議積極捐款,天使母親志愿者群最先想到了災區的孤兒,還有很多網站發出征募志愿者的帖子,倡議大家一起去地震災區幫忙。
4、相互慰藉,溝通情感。QQ群傳播具有社交性,能給群體成員帶來群體歸屬感,人們加入QQ群的動因除了獲取信息,表達意見外,更重要的是要結交“志同道合”之士。QQ群的組建一般以精神信念的追求為紐帶,具有去功利性的特征,其信息交流的集中、細化以及個性化程度是大眾媒體所不可比擬的。在危機事件期間,人們的身心往往受到了重大的創傷或表現出極度的恐慌和安全感的缺乏,需要尋找一種心靈的慰藉或一個合適的情緒疏導渠道,而QQ群聊則是最佳的選擇之一,通過與知音或陌生人的交流,能夠使慌亂的情緒得到安撫,使受傷的心靈獲得安慰,甚至可以讓自己孤獨的思想找到“同盟”。
(二)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的消極影響
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在看到QQ傳播正效應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給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的負效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泛濫,真假難辨。在危機事件中,隨著人們對事件的關注以及人們對信息需求的大量增加,往往會使QQ群內的信息呈現泛濫的趨勢。但是這些信息大都出自公民或網民,并且其傳播往往提前于大眾媒體的信息發布,因此并沒有確切的消息來源,也沒有經過權威機構的證實,加之公眾本身的認知局限和主觀偏差,QQ群傳播中的信息往往缺乏準確性、客觀性和全面性。
2、盲目從眾,群體極化。在QQ群內,群體成員的情緒感染和累積,往往會誘發非理性化的輿論或極端行為。比如,一些網絡憤青和網絡“哄客”打著民間互助和心理支持的旗號,從事網絡輿論暴力,引導群體作出錯誤的思考并致使信息片面、民意窄化,而公眾在盲目跟從的情況下更容易使事態擴大化。
3、信息威脅,謾罵攻擊。QQ群傳播的匿名性、開放性和弱控制性雖然給成員帶來了身份的平等和言論的自由,但同時也削弱了信息傳播者的社會責任。不少群體成員在法不責眾的心理作用下,在QQ群里肆意發泄或進行自我表現。如QQ群里常常會有人借道德和愛國的名義,編制一些民族主義濃厚的信息,在反方觀點得不到表達的情況下強制其他成員進行轉發。另外,在QQ群中,由于個體所具有的個性化特征和素質的參差不齊,對于危機事件中的各種現象不可能持完全一致的意見,在情緒高漲并難以控制的情況下,已經形成的各種輿論聲勢可能會相互攻擊,而個體成員則有可能相互謾罵甚至進行精神傷害,理性的思想交鋒會失去其現實意義,而QQ群體中所造成的傷害也難以追溯。④
4、存在信息安全和信息污染隱患。QQ群傳播和其他網絡傳播一樣,也存在信息安全和信息污染的隱患。QQ群中傳播主體的多元化和傳播行為的自由化,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人們對危機事件的關注和信息、流言的泛濫,在QQ群中傳播病毒或在信息的轉發中建立各種網頁鏈接,傳播虛假、恐嚇、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此外,有些群主借機炒作、擴大影響以及騰訊QQ更換頭像、付費愛國的行為也染上了“發國難財”的商業色彩。
5、把關人作用弱化,不良信息難以消除。QQ群中的管理員、組織群體QQ群里的領導人等可以看作是QQ群傳播中的把關人。但是在QQ群這種即時通訊軟件中,把關人并不能控制信息的進出流通。群體成員將信息發送出去后就完成了信息的傳播,并且這種信息所造成的影響是不能消除的。雖然把關人可以事前制定相關的信息傳播規范,或在發現不良信息后將傳播者踢出本群,但這些都只是預測和滯后的行為,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三)對QQ群傳播的合理利用
1、傳播者要傳播具有權威的信息,杜絕虛假信息。
2、強化信息傳播者的社會責任和倫理道德。
3、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意見領袖的媒介素養,理性掌握并控制好輿論方向。
4、政府或群主共同參與合作,制定規范的QQ群傳播管理條例。
5、大眾媒體和QQ群主要建立相對穩定的聯系,相互溝通,交流信息,使信息不斷接近真實。
結語
當危機事件發生時,當信息通訊中斷時,當大眾媒體犯難時,QQ群傳播義無反顧地充當起了危機事件的“預警使者”,承擔起了信息先鋒的重任,整合成了戰斗輿論陣地,轉變成為大眾媒體的左右手,上升為政府收集網絡民意的新工具,更適時地發揮了社會“減壓閥”的功能。QQ群傳播不僅通過信息的傳播激發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團結精神,還通過輿論的引導影響了公共決策,促進了危機事件的有效解決,對社會的民主構建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當然,QQ群傳播在危機事件中的負面影響也應該受到和正面影響同樣的重視,各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QQ群傳播的管理,使QQ群傳播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在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中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張杰、蔣曉麗,《論危機事件中新聞媒體的傳播策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5)
②新起點,《QQ創新應用軟件創意之QQ群的傳播模式》,妙創網
③麥田:《“家樂福事件”的網絡傳播研究與分析》,中國B2B研究中心,2008年4月30日
④王永霞,《“網絡民意”的規制與引導》,新華網,2009年3月3日
(作者: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09級研究生)
實習編輯:張興宇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