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今日美國》的版式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其頭版版面,試從中分析其對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尤其是報媒的發展啟示。
【關鍵詞】《今日美國》 版式風格 新媒體
一、定位和特點
美國報業十分發達,“幾乎達到平均2.15人就擁有一份報紙”①。但甘尼特報團的老板們發現,這些報紙的報道重點大都是地區性的,很難滿足整個美國的新聞、市場、金融、氣象、娛樂、體育等方面內容的需求。這即是《今日美國》的創辦初衷——定位全國,面向這些潛在讀者群提供綜合信息。《今日美國》于1982年9月15日在弗吉尼亞州創刊,屬全美最大的甘尼特報團。②
現如今,《今日美國》就像當代美國的一個代表,活力、快餐化——又被稱為“麥式報紙”(Mcpaper),意即麥當勞式快餐化的報紙。宗旨和定位兩大點也決定了報紙的風格,總的來看,《今日美國》的特點主要有如下四點:
第一,《今日美國》專門辟有“美國各地”和“世界新聞摘要”專欄,這就打破了新聞的地域局限便于讀者從一張報紙上了解美國各地及世界上的重大新聞。其實這種新聞匯編也就是大量的短訊然后配上新聞照片。報道的新聞僅滿足于何時何地發生何事、很像標準新聞的“導語”,但它卻是該報招攬讀者的主要優點。
第二,它是“美國最先在頭版運用全彩色圖片的報紙,是報紙彩印的先行者”③。不僅如此,它還獨創使用生動的彩色圖片和圖表來配合新聞報道,使之圖文并茂。圖文并茂的風格也為其帶來了“報紙中的電視”的稱號。
第三,《今日美國》特別注重使用簡潔明快的報道文體,偏愛使用短句、短字來濃縮文章。有時,一兩句話就構成了一條新聞。這樣就充分節省了篇幅,便于登載盡可能多的信息,以突出其綜合性大報的特點。這也符合其“快餐化”的定位,如在該報的“記者手冊”中就明確規定——“敘事簡潔、不說廢話”,“少寫背景、強調新聞”。
第四,與美國報紙偏愛采寫負面報道不一樣的是,《今日美國》更愿意為讀者“精確而不悲觀,詳細而不消極地報道所有的新聞”④(創始人紐哈斯語)。他認為“報紙要報道事物的光明面,宣揚理解和團結,而不是歧視和分裂。”,并把這類新聞稱之為“希望新聞”。這種理念雖與傳統新聞人“燈塔守望者”的角色定位不符,卻契合受眾心理,市場反應熱烈。
據調查,《今日美國》的讀者中,18歲至39歲的中青年占60%以上,觀光旅游與工商人士則占了13%。它的受眾構成與其創辦初衷所預想的讀者群十分契合。立足全國、受眾清晰的《今日美國》新聞報道簡潔而覆蓋廣泛、圖片大方而美觀、傾向積極而令人充滿希望,這些特點都能在其頭版得到體現,筆者現以頭版為例,對此逐一進行分析。
二、頭版分析
《今日美國》強調新聞的視覺表達,尤其重視頭版的制作,一般由8~9人來決定其最終效果。自創刊以來,頭版的版式在保持相同編輯理念的同時,也有過一些略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其視覺流理念的變化之上。
創刊時《今日美國》頭版采用“Z”字型視覺流。除了報頭以及兩邊的報眼以外,主體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圖1)。如右圖(圖2)所示:A、B、C:固定為三張照片,A、B為人物頭像,C為彩色大幅照片,D為彩色信息性圖表。讀者掃讀一張報紙,常常視線先停在A、D、E板塊,接下來被中心的圖片所吸引,然后向斜下方移動到“新聞一覽”,如果有興趣就停下來,沒有則視線從下部滑過,右下角的小故事或者小圖片又牽制了讀者的目光⑥。
圖3是現在的報紙頭版。現在的版式采用的是“倒6字”視覺流⑦,中間的這幅圖片為視覺中心點及起點,視線按照逆時針方向流動。視覺流理念的轉變也讓整體布局發生了一定的更改,之前的頭版主體可分為兩個部分,而采用“倒6字”視覺流后主體則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具體的來看現在的《今日美國》頭版(圖3):瘦版對開,新聞一般占6至7欄,既有長欄,也有短欄。它的版面布局結構是很典型的模塊式,由一個個規則的長方形組成,用清晰的直線把每篇文章、每個欄目、每張圖片分隔開來,這樣就構成了它簡潔大方的風格。報頭位于上方的中央,顏色醒目。兩邊的報眼一般是人物的照片以及圖片說明。它的新聞標題一般是橫題,在上方蓋住文章。左邊的長條即是其招牌全國新聞匯編。中間則是《今日美國》的頭版故事,這是USA TODAY從創刊起就保留至今的特色欄目,一般都是圖文相配且是一篇體育新聞。這個特點和其受眾也是息息相關的,因為據調查,《今日美國》最受歡迎的專版即是體育版。
頭版的另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圖片和圖表,這個特點也貫穿于《今日美國》的每一個版面之中。《今日美國》的創始人受到電視傳達信息直觀形象的啟發,開創了報紙以大量富含信息的照片和圖表來表現新聞的先河,正式宣告了“讀圖時代”的到來。它為了擴大發行量,還設計了一種酷似電視的自動售報機,里面報紙的頭版對折后,仍然可以看到三、四幅圖片,色彩鮮艷,透過售報機的玻璃,很像一幅靜止的電視畫面。
前面提到USA TODAY的頭版通常由8—9個人決定,在這幾個人之中,一般由設計人員來決定頭版的制作總體思路,而圖片編輯對頭版的圖片運用有直接影響力,圖片在頭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除了大幅彩色圖片/照片以外,《今日美國》還喜歡用各種小圖片,一來有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二來也可以更加突出中間的大幅照片。
《今日美國》運用圖表的能力亦頗受好評。如圖4是呈現最新總統競選情況的圖表,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個州的投票情況,受眾接受信息十分方便。除此之外,它還模仿電視氣天氣預報形式首創了用整版篇幅的彩色氣象圖表報道全國50個州、100多個主要城市3天的天氣趨勢,這一做法后來也被多家報紙所效仿。
總的來說,《今日美國》的頭版是其版面風格的典型代表。它注重視覺沖擊、以傳遞給受眾最方便快捷的信息為出發點來設計版面;創刊時受彩色電視普及的沖擊和影響之下,使用大量的圖片和圖表以及簡潔的文字來表達新聞信息的手法為其開拓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
三、總結與思考
與20世紀80年代相似,傳統媒體現時正面對新媒體的沖擊。與之相適應的是,包括80、90后甚至70后在內的年輕一代的閱讀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人們或許正在習慣用“電子屏幕”閱讀,而這種閱讀的承載主體是手機、電腦以及IPAD,而不再是報紙雜志。
然而每年不斷攀升的書籍出版數量在告訴人們,悠久的紙質閱讀仍大有市場,它的追隨者仍然前赴后繼。就似在電視已經深刻影響人們生活之后,《今日美國》的創刊仍然能夠取得不俗的成果——且它的路線并非采取與電視異質化的方向,而是取其精華、研究受眾的閱讀習慣的更改,再而適應這個變化。
誠然,“內容為王”仍是紙媒避免消亡的不二之道。然而固守成規并非正確的生存法則,研究新媒體背景下受眾的閱讀習慣、心理變化,從而在形式及外觀上適應這種變化來促進自身的發展才是良策。■
參考文獻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1267.html
②www.usatoday.com
③孟凡彬,《“第一個吃螃蟹”的<今日美國>》《傳媒》,2005(1)
④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1267.html
⑤⑥秦新春,《<今日美國>的版式賞析》[J].《新聞愛好者》,1995(7)
⑦肖偉:《報刊電子編輯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
實習編輯:張興宇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