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著新起點新要求,如何開創工作新局面,關鍵在于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上可靠、業務上精湛、能力強、作風硬、走在時代前列的工會干部隊伍。
從目前工會干部素質現狀來看,似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兼職做工會工作的同志多,兼而不顧,忽視工會工作,甚至還影響工會工作的貫徹落實。二是某些干部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不佳。在一些組織和人們的眼中,到工會任職是退居“二線”,使得一些人背負著“青春失意”、“卸磨驢”的消極思想在應付著工會工作。三是整體意識和創新意識不適應。有的工會干部思想觀念較為陳舊,習慣于用舊思想、老模式去思考問題。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勞動關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缺乏獨立分析、處理復雜矛盾、駕馭全局、創造性地打開工作局面的能力。四是理論素養和知識水平缺乏,不會運用信息技術拓展工作新局面。五是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不適應。一些工會干部工作作風浮躁,習慣于舊的活動方式和工作方法等等。這些狀況如果不能盡快改變,勢必影響工會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勢必影響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必須把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作為工會建設的根本大計。
一、健全機制,建設過硬的隊伍
新時期工會事業急需全方位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組織建設的系統工程。各級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為工會干部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把好關,選準人。要按照把工會干部培養成“社會活動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專家”的要求,克服認為工會工作無足輕重的偏見,在工會干部選拔任用、輪崗、教育培訓上與其他黨政干部一視同仁。制定科學的任職條件,通過嚴格的選拔程序,確保工會干部的高素質。使一批熱衷工會工作、政治上強、知識多元、能充分代表和維護職工利益,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廉潔自律的精兵強將到工會工作,盡快提高工會干部隊伍的素質,同時扭轉工會干部自身發展的被動心態。真正落實干部政策,按同級副職配齊配強工會領導干部,提高工會干部的權威和號召力。
重視培養教育。現有工會干部中的絕大多數同志對工會事業有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經驗,但現代教育管理所需要的科學理論知識和工會業務能力亟待提高。可以采取送進黨校、干校學習和專題培訓的辦法進行培養。注重學習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工運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工會法》、《合同法》等相關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工會干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體現特色,發揮作用的能力;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化解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能力。安排有發展前途的工會干部接受高層的教育和基層工作的鍛煉。通過多層面的實踐,增長工會干部的才干。
聯結“感恩帶”。黨政領導要經常與工會干部交流溝通,了解掌握工會干部的思想、心理健康狀況,體現組織的關懷,消除工會干部 “被遺忘”的心理。針對存在問題,教育引導他們端正思想認識,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自信心和進取心。
加強管理監督。按照黨管干部的原則,干部職能部門對工會干部要加強教育、嚴格管理、規范考核、強化監督。通過完善干部考核、聘任制,強化管理崗位的挑戰性和新穎性,使工會干部職務成為一定時期內為實現一定工作目標和任務,并相應賦予一定責、權、利的職務崗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為廣大工會干部提高素質創造寬嚴相濟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促進工會干部增強光榮感和使命感。
二、加強理論素養,增強政治意識
單位的發展面臨著國際國內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對每個人世界觀的改造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自覺改造世界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是時代的需要,工運事業的需要。工會干部要刻苦學習,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積累,增強決策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駕馭能力,更好地圍繞黨的中心開展工作,為職工群眾服務。
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從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的高度研究工會工作,認真梳理黨委想做的,職工要辦的、工會能干的各項工作。善于把工會工作融入黨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中運籌,善于把黨的宗旨融入工會工作的始終,充分發揮群眾工作的特點和優勢,全面激發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工作動力,一心一意謀發展。
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即是廣大職工對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黨對工會干部的期望。在改革不斷深化,勞動關系和利益關系進行調整的情況下,一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矛盾日益凸現出來,工會干部要心中有事有人,及時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促使難點、熱點問題的解決,善于把握職工需求的“苗頭”、形勢發展的預兆,想在前,做在先,辦實事。對各種錯誤思想傾向,要迅速反應,堅定的站在黨性原則的立場上,正確引導職工在復雜的環境中經得起考驗,顧全大局,正確對待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
三、加強思想修養,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工會干部的形象與素質,直接關系到工會職能的發揮。要珍惜現有的崗位,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克服自卑心理,正確認識工會工作的價值,把個人的理想同事業的發展和職工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淡化“官本位”,轉變“官”念,開闊眼界,開闊心胸,及時自我調節,做到在“名”上保持平靜的心態,在“利”上保持平淡的心態,在“情”上保持正常的心態。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利益觀,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樹立更高的追求和奉獻精神,把做好工會工作看成是值得付出、值得奮斗的一份事業、一份責任。
優秀的品格會給工會干部帶來巨大的影響力,使人產生敬重感。工會干部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講誠信,不能吹捧逢迎、講假話套話、沽名釣譽。要如實反映工作中的缺點和成績,誠心誠意地為職工謀利益,遵紀守法,保持清正廉潔,做到站得直行得正,說話才有分量,才能深得職工的信賴。
心理素質是否過硬是衡量一個工會干部成熟與否,稱職與否的重要標準。工會組織是群眾團體,既無行政組織那樣的決策、指揮權,又無黨組織那種政治核心地位。作為群眾工作,有些問題,由于條件限制,一時又解決不了,可能引起一些不了解情況的職工的埋怨,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涵養、大度對工會干部就顯得格外重要。工會干部要廣開言路,善于聽取不同意見,恪守“懷虛懷若谷之心,持寬厚豁達之態”的座右銘,誠心誠意為職工服務。
四、增長才干,提高服務本領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工會的工作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工作領域更加廣闊、工作對象更加復雜、工作內容更加豐富、更趨復雜,這些都對工會干部的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以及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過去熟悉的東西有的已用不上,每一個工會干部都要用高標準查缺補漏,有針對地進行“自我”更新改造,自我培養、自我加壓。
由工會工作者的自身特點所決定,對會員群眾的影響力集中表現為自然力或非權力性影響力。工會干部只有以正確的思想觀念、高尚的道德品質、卓越的工作能力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才能換得會員群眾的信任和擁護。要求工會干部必須深刻理解和切實掌握黨的群眾路線,熟練運用群眾工作的方法和藝術于工會之中。不僅要不斷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知識以及與維護職工權益相關的法律知識,具備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經濟、科技、計算機、外語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應具備一個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科學管理知識和調查、研究、決策、組織、協調、指揮的能力。
工會干部要在工作實踐中刻苦鍛煉自己,增長才干。經常深入實際、深入職工,了解民情,增進與職工的感情,善于總結和吸納基層工會和職工創造的新經驗。主動協調部門之間的關系。通過接觸交流,發展縱橫工作網絡,增強相互了解和合作,擴大工作的影響面,在推動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中,在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使自己得到鍛煉提高。
五、增強創新意識,開創工作新局面
創新是新時期工會干部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也是提升工會組織凝聚力的強大動力。開創工會工作的新局面,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以創新的觀念審時度勢,改變過去形成的封閉、保守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以創新的精神瞄準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找準工作的定位,牢牢占領政治文化領地,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開拓工會工作多樣化的活動領域,融入職工、凝聚人氣、輿論先行,豐富職工生活。尊重職工的首創精神,弘揚勞模精神,樹立建功立業者光輝形象,及時總結推廣職工群眾和基層工會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堅持 “兩個維護相統一”的維權原則,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勞動人事關系的變化趨勢、特點和規律,有效地參與到改革政策的制定過程,敢于代表職工充分表達意愿訴求。引導職工積極參與改革、支持改革,正確對待改革中利益關系的調整。與此同時,切實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公平正義。進一步健全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打造校園文化,培育核心價值,在服務上做好文章。深入調查研究,從群眾意見和建議中尋找切入點,從職工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創造條件,卓有成效地幫助職工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思想認識和切身利益問題,與職工真正建立一種新型的“家庭”關系,煥發職工極大的熱情,為單位的建設發展建立新功。
新時期工會干部重任在肩,當奮力前行,努力成為勇于創新和善于創新的典范,迎接新挑戰、經受新考驗、創造新業績。■
?。ㄗ髡撸撼菔泄肪致窐蚬こ烫幹碚煟?br/> 實習編輯:張興宇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