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播記者和一般記者的不同處,在于他的采訪和寫作要考慮到廣播是以聲音取勝的特點,要善于錄音采訪和廣播節目的制作。而廣播駐站記者是廣播記者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筆者認為,要做一名優秀的廣播駐站記者必須具備“求實”、“熱誠”、“勤學”、“敏銳”、“吃苦”、“創新”、“應變”、“開拓”等關鍵素質。
【關鍵詞】廣播 駐站記者 素質
廣播記者屬于新聞記者的一個類別。廣播記者和一般記者的不同處,在于他的采訪和寫作要考慮到廣播是以聲音取勝的特點,要善于錄音采訪和廣播節目的制作。
廣播駐站記者就是廣播電臺因為新聞采訪需要在其登記地以外地區派駐的從事采訪、組稿、通聯等新聞業務活動的采編人員。廣播駐站記者作為廣播記者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必須具備一些關鍵素質,方能勝任在地方的新聞工作。而這些關鍵素質又是由記者站的特殊性決定的。
首先我們來談談什么叫記者站?記者站的特殊性和特點是什么?
記者站是新聞媒體為擴大新聞源而派出的從事新聞采編的機構,是媒體同駐地黨委、政府及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橋梁與紐帶。其主要目標是與當地領導及部門溝通聯系、增進了解,建立彼此的信任,謀求最大程度的合作。可以說,媒體設在各地的記者站既是新聞單位延伸到各地的前哨陣地,又是媒體在各地相對獨立的工作機構和事業單位。記者站的兩重性決定了駐站記者工作的特殊性,從歷史和現狀來看,記者站主要有五大特點,每一特點都有其優勢與劣勢:
一是遠。記者站遠離媒體本部,使得工作中時常有許多情況和問題來不及或不方便向本部請示匯報,需要當機立斷,獨立作出決定,因而工作上具有相對獨立性。
優勢:由于身在外地,自主性、機動性強,從事新聞采訪工作時相對靈活而又獨立。
劣勢:由于遠離媒體大本營,一旦疏于管理和監督,記者站就會落入松散狀況。
二是小。記者站一般人員都較少。由此,既要求單兵作戰能力強,又要求集體素質高,團隊協作精神強,系統組合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優勢:人員少,費用、管理成本都較低。
劣勢:一旦面對地方突發新聞事件,記者站有時人手不夠,精力不濟,難于把握,采訪疲于應付,報道往往缺少大策劃、大協作。
三是快。作為新聞媒體的派出機構,由于記者站長期在一線,所以新聞獲取渠道多,接觸信息速度快。
優勢:在新聞發生的最前沿,能夠快速趕到新聞現場獲取第一手材料。
劣勢:由于人單勢孤,記者采訪有時蜻蜓點水,簡單報道了之,不再進行深度報道。
四是點。駐站記者長期在一個地方工作,采訪內容主要集中在點上。
優勢:地方特色新聞是記者站報道的優勢,相對來說駐站記者更能及時了解地方的新情況、新問題。
劣勢:采訪主要集中在地方,缺少宏觀意識,稿件反映點多面少。
五是雜。記者站的工作任務,過去主要是“采寫新聞報道,調查反映情況,溝通聯系群眾”等三大任務,現在隨著媒體的發展,又增加了經營、發行、接待等多方面任務,需要統籌兼顧。
優勢:由于要承擔各項工作,駐站記者的能力會得到全面鍛煉。
劣勢:由于要忙于各種事務,記者的新聞宣傳業務難免不受到影響。
有人說,新聞媒體競爭最后將是人才的競爭,記者素質的高低,才是新聞媒體成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筆者認為,要當好一名廣播駐站記者,一定要做到以下四點:(1)要思想敏銳,對客觀事物的變化反應快。特別對于突發新聞,發現快,采、寫、錄、制、編發快,使聽眾能聽到本臺的“最新消息”和“正在發生”的事實,滿足聽眾的求新欲望。(2)要有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對新聞現場實況變化的應變能力。善于根據事實判斷題材,決定采用恰當的表現形式。(3)要有跟蹤采訪和迅速搞清事實真相的本領。要有無畏精神,不論事情多復雜,阻力多大,都要追根問底、搞清是非曲直,對重大事件進行及時連續的報道。(4)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貼近”的意識和不謀私利的作風,這也是廣播駐站記者的道德觀和人格立場的根本。
近幾年一些媒體屢屢發生虛假報道、泡會議、人情稿、有償新聞、廣告新聞等不良事件。這些事件涉及記者的道德素質、新聞傳播業務規律的方方面面,應當引起每一個常駐外地的廣播駐站記者的認真反思。
筆者認為在對記者進行教育、規范的同時,更要形成一種有效的氛圍,在傳統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強化記者的關鍵素質。而在當前形勢下,“求實”、“熱誠”、“勤學”、“敏銳”、“吃苦”、“創新”、“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