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社會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和網絡時代的到來,廣播的發展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的發展態勢。如何利用這一良好的發展空間,展示廣播特有的優勢,成為廣播業界探討最熱門的課題。本文將結合記者從業經歷和所見所聞,對廣播當前的發展路徑做一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 廣播媒體 發展路徑
一、科學認識廣播的比較優勢
從上個世紀末以來,中國的廣播面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沖擊。但是在數字化和網絡化浪潮來勢迅猛的背景下,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鄉汽車的保有量在迅猛增加,這就給可以移動傳播、接收的廣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同時通過利用網絡技術為廣播節目的編排、制作、發射、傳輸,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節目可聽性,成為廣播業界探討最熱門的課題。隨著廣播從采編播到錄播傳播全過程的數字化的采用,廣播的五種優勢得以彰顯:
1、廣播成為當代五大傳媒中唯一的非視覺媒體。由此,它解放了人們的眼睛和雙手,廣播的伴隨性可以使人們可以一邊干其他事一邊收聽,不影響做一般的輕體力活,尤其是家務。因此,早晚燒飯時,打開收音機,可以讓人們在輕松的心境中心情舒暢的接受大量的信息,這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使廣播這一傳統媒體煥發出新的活力。
2、廣播是突發事件或發生大面積嚴重災害時最有效的信息傳播媒體。由于廣播在采訪和播出上機動性強、覆蓋面廣以及聽眾收聽方便等原因,非常時期,廣播可以成為一種非常媒體。比如,在汶川和玉樹地震期間,由于其它媒體節目制作傳輸、發行手段等方面受到限制,恢復起來有一個過程,而廣播只要有一臺體量不大的發射機就能夠正常運轉。
3、廣播是大眾傳媒中最具權威的互動媒體。在電視和報紙媒體傳播的語境中,信息往往是單向流動,而廣播可以開展雙向、多項交流。由于聲音傳播的即時同步效應,廣播與聽眾可以實現即時參與、即時回應的互動,這就是熱線類節目之所以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據歐廣聯廣播劇的資料顯示,廣播電臺在歐洲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力高達65%,這是網絡無法相比的。
4、廣播是生產和消費成本最低的媒體。低成本是廣播的一大優勢,也是廣播占領市場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在同一個地區,刊登一版報紙的廣告費在電臺往往可以一個月、一季度甚至一年,這在欠發達地區廣播的價格競爭優勢尤為明顯。
5、廣播是最容易與新媒體對接的傳統媒體。新媒體無一例外都是電子媒體,在技術上的顯性特征是數字化。新媒體群落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三個互動關聯的領域:技術、內容、傳播方式,這三個領域都與傳統廣播尤其是下一代廣播有著極強的關聯性。
正是基于以上比較優勢,廣播業界應該準確把握當前正在深入推進的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質和廣播的特性,在公益性廣播事業方面側重于轉化機制,在產業發展方面,注重調整結構,整合資源,以資產為紐帶,以市場為主體,推動體制改革。
二、從黃山交通旅游廣播頻率的成功實踐引發的思考
“黃山交通旅游廣播今日正式開播,這是中國首家跨省合作廣播頻率。
黃山是著名國際旅游城市,交通旅游業迅猛發展。據介紹,承應數萬輛汽車和每年千萬人次游客等廣大移動人群對新聞資訊、信息服務的需求,黃山人民廣播電臺與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旅游之聲電臺牽手聯姻,使兩地廣電傳媒在資金、節目、人才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并通過收聽市場的擴大,進一步提升黃山的品牌知名度,為聽眾提供貼心周到的信息服務。
“6月29日,黃山人民廣播電臺與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旅游之聲電臺舉行合作經營簽約儀式。兩地電臺跨省股份制經營,這在全國廣播界尚屬首次。這也是黃山市實施東向發展戰略、積極融入浙江經濟帶的一大舉措。”
“今天開播的‘黃山交通旅游之聲’是黃山人民廣播電臺節目的延伸,以交通、旅游信息服務為主,兼有文體資訊。全天播音17個小時,節目覆蓋半徑為60公里,徽杭高速公路黃山段和黃山市內大部分旅游景點都可覆蓋?!?br/> 以上是新華社記者王立武于2005年9月28日,通過新華網安徽頻道發表的一篇新聞。到目前為止,黃山交通旅游廣播頻率已經成功的運轉了五年多。
筆者作為這個廣播頻率市場化運作的控股方——黃山人民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親眼見證了它的發展歷程。依筆者拙見:它的成功運作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準確的頻率定位。黃山市作為一個蓬勃發展的國際旅游城市,是安徽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近幾年交通條件快速提升改善,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當時借用了浙江廣電集團交通之聲和旅游之聲頻率豐富先進的辦臺理念和豐富的辦臺經驗。
二是節目的創新上充分發揮了廣播傳播手段的即時性和互動性。黃山交通旅游廣播在節目形態上從一開播就讓聽眾耳目一新:所有事件性新聞全部要求記者通過電話與直播室進行連線直播,使聽眾CRH4oCt0Ra6ASPYhHgn0kw==在新聞事件發生過程中,能同步感受現場氛圍,加上記者敏捷、靈動的現場播報,呈現了廣播獨特的聽覺魅力。同時,一路暢通節目直播室和交警、公路部門以及出租車駕駛員、社會對節目感興趣的聽眾隨時保持電話聯系,這樣路況信息、出租車駕駛員在路上見到的最新交通信息,哪怕是社會上對交通問題感興趣的公眾,都可以把自己見到的交通信息及時地通過直播間發送出去。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筆者親身經歷的,2006年底,筆者與同事隨臺里車子去幾十公里外的白際鄉采訪,路上快到白際的地方出現塌方,道路只能勉強通過一輛小車。筆者用手機與交通旅游廣播直播室取得了聯系,主持人與筆者連線直播,將筆者介紹的塌方情況通報了出去,結果,公路部門聽到廣播后,就近派出公路養護施工人員,立馬開出鏟車,及時疏通了道路,等我們下午返程的時候,道路已經全部恢復原狀。
三是有效的運行機制。黃山交通旅游廣播頻率采用的管理體制是公司制,由黃山人民廣播電臺臺長兼任董事長,黃山臺控股,浙江廣電集團派出的主要是新聞采編播策劃人才。從節目形態到播出體制把這一嶄新的跨省合作實體扶上馬。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實際上,浙江方面已經可以脫手管理。這個實體的主干是一班具有采編播合一能力的年輕人,人員進來的時候,經過嚴格的考核和篩選,基本上每個人都具備采編節目、直播主持的技能。這就保證了該頻率的人力資源配備的非常精簡,但是人員都是一個頂幾個用的。由于交通旅游的運轉機制決定了只要能適應在這里發展的人,都能逐步穩定下來。目前,在該頻率工作的職工基本都能適應。源于以上幾大因素,該頻率創收第三年就達到了100多萬元,每年福利有所提高。所以,廣播電視臺成立后,臺長在職工大會上指出,節目的改版和管理機制要借鑒交通旅游廣播頻率成功的做法。
三、從安徽人民廣播電臺先進的組稿手段看網絡的高效利用
安徽人民廣播電臺近幾年對遍布全省各市級電臺的通聯組稿不斷改進發稿手段,原來是將稿件發在江淮傳真網頁上,音頻則通過專門的傳輸軟件進行發送,但是,自從采用了統一的發稿平臺后,市級臺的發稿非常方便、快捷。主要是市級臺發送成功與否,也能夠自己檢查驗證。相比之下,我們市級臺給中央臺的發稿渠道顯得不是那么方便。總體來說,利用自己的網站有這樣一些好處:
1、市級臺能及時地了解省臺近期約稿要點。使記者能根據省臺編輯的要求,采訪制作符合內容和技術要求的稿件。比如,今年春節期間,省臺的江淮傳真在約稿通知中,對組稿的基本要求,每一天發哪些選題的稿件進行提前公布,這樣,省臺編輯能及時地從發稿平臺上找到符合他們事先策劃的主題要求的稿件,免除了節日無稿抓瞎的煩惱。
2、有利于調動基層臺發稿的積極性?,F在幾乎所有的市,宣傳部門和其它各部門都重視外宣工作,省臺原來是每季度,或者每月寄一次用稿通知單,工作量比較大,現在采取每天在江淮傳真上公布用稿目錄的辦法,稿件被采用后,投稿人隨時從網上復制下來,存到郵箱里。一年匯總一次,非常方便。
3、利用QQ群,建立網上聯絡通道,有利于基層臺記者提高業務水平。稿件寫好后,有時候,省臺編輯發到QQ上,再電話通知寫稿的記者重做,或者補充采訪內容,這樣的通聯互動手段很先進,值得所有電臺借鑒學習。
(作者:黃山廣播電視臺記者)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