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的中心任務是體育教學,怎樣才能把體育課上好呢?我認為首先應當在備課上下功夫,努力鉆研和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然后根據學生的整體體育能力、體質基礎、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和思想品德,設計好因地制宜、新穎和利于授課的環境,再加上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熟悉和精通教學大綱和教材
教師接受教學任務后,應當在擔任這門課之前,對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進度以及課時數分布情況,通讀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數,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系和教材的特點,對教材的專門性、輔助性練習及分組練習要仔細推敲,分析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實際水平訂出課的目的、任務、教學要求、重點、難點、組織形式、練習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現的錯誤和糾正方法等。教師對教材和教學大綱理解越深越透,重點就抓得越準,難點就越容易突破,學生就越容易聽懂、領會和掌握。
二、備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是指自發地影響人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就其內涵來說,包括諸如校際和班際交往、人際關系、學習氣氛、課余生活、教學管理等社會性環境氣氛。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凝集成一種較為穩定的風氣,也是潛在的教學和教育因素。有人把這種教學和教育因素稱為“潛在課程”。教學環境與體育教學效果是緊密相關、相互制約的,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取得最優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備課時,絕不可輕視教學環境的影響,設計的內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擴大其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所以在考慮課的設計時,要充分選擇和利用教學環境,并與環境保持“動態平衡”,才能使備好的課發揮其整體功能的作用。
三、集體備課,集思廣益
在備課時要提倡“雙百方針”,集體備課。在教學內容、方法、場地、器材等方面允許各持己見,鼓勵創新,允許試驗。暫時不能統一的意見,通過專門的討論研究,在此基礎上寫出教案。另外,教師應集體進行體能訓練,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這樣便于建立正確的運動表象。集體備觀摩課是備好課的重要內容,應積極參與。
總之,備課也是一門藝術,它的基礎是專業理論、運動技能,和教學技巧、教學環境、學生的基礎融為一體。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該備好課,把自己所學的以及前人積累的經驗成果更好地和學生共同分享。
(作者單位 山西省懷仁縣教師進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