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信息時代,而信息技術就是最有效的武器。但是由于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實施較晚,再加上學生起點不一樣,但普遍偏低的情況,應試教育依舊”橫行”,造成許多老師學生不重視信息技術課堂。老師在上信息技術課時,一般都實行“放任式”的課堂管理模式。老師在上課時,往往是簡單講解一下知識點,就讓學生自己打開計算機實踐。而學生則往往是上網聊天,有的甚至打游戲。這樣長此以往,信息技術課堂的開設就成了形同虛設。這樣就很難達到開設信息技術課堂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老師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則,從思想上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課堂的重要性
在我國,由于一貫以考試的形式選拔人才,這就意味著不參加考試的科目就會“淪為”副科的地位。學校排課少,老師不重視,學生不愿學,信息技術課堂自然就成“放任式”的。這就要求老師要做學生的榜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二、創立和諧的課堂文化是課堂管理的關鍵
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只有做到充分的備課,才能幫助學生高效地獲取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另一方面,要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氛圍。但是,嚴格的課堂紀律是不能打破的,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在每個學期之初就和學生一起制訂出信息課堂的規則,并嚴格地貫徹執行。
三、選擇正確的教學模式
正確的教學模式對課堂管理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鑒于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可以選擇“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模式。老師開始通過講授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樣例,讓學生初步掌握第一層任務中所包含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步驟、新技術。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給出第二層任務的具體要求,沒有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樣例,給學生留下自由發揮的空間,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和解決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地運用學過的技術完成任務。
四、適當調整課堂練習
要根據課時的推進、教授知識內容的變化、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適當調整課堂練習。適當增減練習的數量,調整練習的要求,變換練習的形式。在設計多樣的練習的同時,應依據課堂教學過程實際情況,適時調控,交換練習的形式。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要提高信息技術課的教育教學質量,首先應改變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把信息技術課當作一門必修課;其次,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課的特殊性,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多方面著手,以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這些還需要我們好好探索與實踐。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南堡開發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