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睌祵W活動的過程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經歷、體驗、感悟和實踐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體會學習的樂趣。讓學生以認知主體的身份參加豐富生動的活動,完完全全參與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并能在實踐活動中深化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在體驗和創造中學會數學。
一、實踐操作,經歷數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活動是認知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數學課堂中,教師不能過早地將具體的知識抽象化,感性的知識理性化,使學生匆匆跨過感性階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識講得越多,學生越不明白,而應給學生提供思維材料,開放學生的大腦,因此,要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
二、巧設實踐,體驗數學
數學學習是學生主動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研究探索新問題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發展探索和創新的意識。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索研究過程中,要突出實踐,讓學生自己獲取、鞏固和深化知識,并在參與的全過程中發展思維,體驗樂趣,培養能力。
在《找規律》這課中,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明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規律,“看一看”讓學生通過觀察全面準確地說一說發現的規律,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展示學生喜愛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學生在極大的興趣中發現自己喜愛的動物中也有規律;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學生在畫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同時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真正做到在享受中去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感悟數學規律之美。
三、練習實踐,感悟數學
生活即教育,數學的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教師要努力尋找生活和數學的結合點。因此,在組織學習材料時,應選擇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和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課外盡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走進生活。回顧平時的數學,自己也做到了這一點。
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在活動中加深了人民幣的認識,也鞏固了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對學生及時進行愛惜人民幣的思想教育?!疤鰯祵W學數學”既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總之,讓學生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感悟數學已是一種課程改革的趨勢,我感到,感悟是最終的目標,經歷是基礎,體驗則是學生經歷走向感悟不可缺少的杠桿。理念實踐于我們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追求數學教學的返璞歸真和務本求實,使我們的教學成為有效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 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