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職高學生的素質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負著重任。針對職高學生的特點,就如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總結了“引思”“示范”“踐行”“發現”“矯正”十字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良好的行為習慣;策略
學生個人的整體素質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礎,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形成良好的個人整體素質的前提。
作為職高的學生,他們大多從小學到初中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需要教師認真地組織和引導,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肩負重任,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嚴格的要求,并進行嚴格的訓練,使學生通過實際活動認識自己行為的意義,提高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為此,我們總結出“引思”“示范”“踐行”“發現”“矯正”十字策略,經過實踐,取得了成效。
一、先要“引思”
思想政治課十分注重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講究知情意行的統一。如:講到“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這部分內容,展開全班討論“這是小事嗎?”以“一口痰毀了上百萬的合同”為素材——我國剛開始改革開放時,南方某城市政府為了引進外資,興建了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公司,在中外雙方一切合同談妥后,外方在中方代表的陪同下參觀公司時,一中方代表隨意地向鋪了地毯的地上吐了一口痰,外商當即終止合同,原因何在,外商認為,員工素質差,公司前景堪憂,就這樣,好好的一件事,就因為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給泡湯了。學生聽了之后,都認真思考,談自己的體會,有些同學也說到自己也有這樣的毛病,其他同學也把自己的不良習慣提出來,使他們從中吸取教訓,也慢慢改掉壞習慣。
二、貴在“示范”
教師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應該是什么樣的人,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這當然很重要,可是教師的政治覺悟、思想感情、人生觀點、品德修養、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教師是學生直觀的、活生生的榜樣,其為人處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可塑性、模仿性很強的青少年學生起著直接的影響和重要作用。這種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學校時起作用,甚至在今后很長的時間里繼續起作用,所以教育者的以身作則是很重要的。
三、重在“踐行”
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想覺悟,一方面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有利于進一步學習、消化,培養獨立觀察事物和正確認識社會的能力,社會實踐的具體形式是多樣的。
四、樂于“發現”
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被別人賞識的愿望,職高生更是如此。有些職高學生長期受到批評,就破罐破摔,這時我們要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勢利導,職高政治思想課教師更要樂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某種意義上說,比教會學生一個知識點更為重要。
五、難在“矯正”
行為如果沒有監督,往往會失控。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的檢查和考核。對于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要采取“表揚為主”“成功激勵”“一點切入,各個擊破”等多種方法加以矯正,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廣泛接觸,找他們談學習、談思想、談對各種社會現象和時事形勢的看法,這樣既能了解學生的思想觀點和對事物的態度,了解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興趣、愛好等,又能交流思想感情,為以后的思想教育打下基礎,要注意發掘不良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適時適度地進行表揚、鼓勵,培養其正氣,矯正其不良行為,表揚和批評是相輔相成的,講究表揚和批評的藝術,不能一味地直接批評,品行不良的學生有所進步,也可能出現反復,這是正常的,需要教師及時引導、糾正,以鼓勵為主。
“引思”“示范”“踐行”“發現”“矯正”這十字策略,以養成為主線,重在“踐行”,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實施素質教育有重大意義。
當然,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反復抓,抓重點;耐心抓,細致抓”,而老師的作用就是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引導作用,我們要善于等待,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漠不關心,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去關心學生,塑造學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
[2]中學政治及其他各科教與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出版.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徒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