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進程,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機整合,是適應信息時代教育改革創新與發展需求的重要措施,是我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要保證。
多媒體與音樂課堂的結合,是藝術與科學的結晶,是感性與理性的互補。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引入能充分地體現小學音樂教學的獨特魅力,使音樂語言和枯燥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聲、形、意結合,通過現代化的技術與音樂情境的融合,使美的信息量大大強化,使時空的局限性大大降低,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與音樂教學整合的校際組活動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了,我們在活動中就現代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進行實踐與研究,并制作了一部分教材課件,活動中老師們正逐漸建立課件的腳本設計與正確選擇資源的意識,但好的課件如何在教學設計中恰當使用,是“多媒體與音樂教學整合”課題研究中的一個關鍵點。
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一項重要課程,能通過學生音樂情感的激發、藝術思維的活躍使其擁有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引發對其他學科的良好學習心態。因此,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科學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生通過歌唱的學習、音樂欣賞能力的塑造、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的演示、分解及整合更加體會了歌曲深層次的含義,充分領略了人物內心更豐富的思想情感及道德標準。同時,通過音樂的渲染力,多媒體技術的再現情境,學生們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激發,與音樂同悲同喜,真正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多媒體的充分演示、細節分化功能,也使學生對音樂的風格、規模、技巧領會透徹,通過視野的拓寬其對音樂的鑒賞力也上升到了嶄新的高度。同時,多媒體一點就通、一學就會的音樂學習、欣賞能力再配以教師的正確指導,音樂教學的效果及水平也勢必穩步提高。
多媒體技術具有獨特的教學情境創造功能,從而用科學的教學環節設計,使音樂教學聲、形兼備,使教學手段充滿先進性,教學模式充分一體化的為學生營造強烈的音樂時空感、韻律感,從而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及提升欣賞美感的主觀學習能力。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廣泛的優勢,首先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通過實時的演示及播放功能可實現視、聽的同步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在藝術的沖擊下有了強烈的感化。當然,多媒體信息技術直觀性特點、易操作、視聽具備、可充分演示的特點也使其更具人性化的授課方式。比如學生在視唱、練耳教學環節中可根據教學難點進行反復的聽力練習、唱功練習,通過多媒體各聲部單獨或同時播放的功能,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薄弱環節得到不斷的強化與提高。使得樂器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同時自動化的操作模式,也可簡化教師的板書環節,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大大減輕。另外,信息量大、智能化功能強大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還可為譜曲、寫曲環節提供極大的便利。
但是,在小學音樂的現實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學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者的重視度不高也造成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現實教學應用中的誤區,有的教師盲目地追求現代化、自動化的教學模式、盲目地使用多媒體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
現在提倡的小學音樂教學的一體化建設,必然離不開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離不開豐富的教學內容,更離不開人性化的教學手段,更離不開教學模式的不斷變革與創新!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根據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特點及積極作用,促進兩者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小學音樂教學在不斷的技術實踐應用中總結不足、積極改革、努力創新,是一篇大文章。
我們只有充分地認識到多媒體信息技術是輔助教學、強化教學的手段,從而運用科學的教學體系,促進多媒體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機整合,才能真正地使小學音樂教學,在多媒體的良好作用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終使學生在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中,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少兒業余藝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