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的動漫產業飛速發展,但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而在未來的三年里,中國動漫產業將進入一個調整期,市場進入者的數量將不斷加大,市場競爭也越演越烈。但在培養動漫人才的職業院校的培養模式卻存在諸多弊病。動漫人才的培養方式和動漫產業發展的實際脫節。造成動漫企業雖有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卻求才無門。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研究對策,使中國職業院校的動漫專業教育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關鍵詞:職業;教育;動漫
從目前世界范圍來看,動漫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外動漫產業大舉進攻,逐步浸潤中國的動漫消費市場。在當今中國動漫的發展道路上,主要有兩座大山,一座是以日本為代表的日本范式,還有一座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美國范式。目前中國的動漫企業大部分已經成為日美動漫的加工廠,為日美動漫做加工而存活,原創的動漫加工能力十分薄弱。原因一方面在內容主題上,中國的動漫作品主要是針對幼兒,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很純兒童,雖凸顯了一定的教育意義,但視野十分的狹隘,造成了大人、小孩都不愛看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形象創意上,國內的不少動漫都走上了模仿的道路來迎合觀眾的口味。而動漫產業強國的形象創意就是模仿對象。目前中國國內的大部分動漫創意來自日本。
這些種種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人才的培養上。人才,就是動漫產業的動力。在社會發展如此迅速的客觀條件下,就從業人員而論,制作者大多還是20世紀80年代畢業的中學生,找份吃飯的工作也就心滿意足了,他們沒有進過高等藝術院校正規化學習過,動畫的質量上不去。即使有一些創作專業人士的好的劇本,但制作水平上不去,也只能導致市場的萎縮。但其中也不排除有一些好的作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養人才,具體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我們目前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目前的職業院校動漫產業教育現狀,我淺談一些關于改變現狀的一些看法:
目前在我國除了一些開設動漫專業歷史較長的學校,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以外,其他的高校和職業院校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一方面表現在制作動漫的硬件條件達不到要求,一方面沒有專業規范的動漫教材。課程體系也不夠完善和成熟,學生只能學到最簡單最基本的功能模塊,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因為僅憑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動畫作品,任何一部優秀的為人稱道的動畫品都是經過幾十個甚至幾百人幾千人的創作團隊完成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要特別的突出培養學生間的團隊協作創作動畫的能力。
那么我們職業學校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要想讓圖畫動起來,必須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最主要的是造型基礎。動畫基礎的學習是動畫創作的專業核心所在。動畫基礎主要是研究動畫本身的規律,首先一個規律指的就是運動規律,創作者必須在熟悉事物動態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動作分解;另一個規律指的是造型規律,要求動作創作者有一定的藝術形象構思與創作能力,能夠進行動畫劇作的分析能力。具備了這幾部分只是最基本的能力和條件,當學生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后,就要繼續提高,必須深入到文化內涵這個層面來理解并掌握動畫制作,要進行美術史、藝術史、廣播電視、音樂、舞蹈等多個領域的熏陶,經過一段時間的文化浸泡與修煉,學生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價值與藝術觀,而這一點就是一名藝術創作人員的核心價值。
一個比較全面的動畫專業的教學運作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動畫角色造型人員、動畫實施人員、動畫后期合成以及動畫制作技術總監)四個部分。目前,國內職業院校動漫專業教育不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