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目前學生總是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我們應該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提倡自主、實踐、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
一、“自主學習”與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而言的,是指教學條件下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充分證明:只有在如下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后得到適當的反饋;看到了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英語教學單靠教師的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掌握英語知識技能的比重,必須隨著學段的提高而增加。這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需要。
二、“自主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
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收器,而且是自主學習的探索者,學生能夠按自己的方式學習英語知識,體會運用英語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是英語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標志。
2.民主性
在“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民主的、和諧的,教師主要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生的個性可得到充分的發展。
3.過程性
“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特別重視學生學習和探索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4.差異性
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開展“自主學習”教學的重要體現。這就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特長,培養每一個學生的成就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
5.創新性
“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自我,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教師注重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創新學習的精神,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善于發現、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異,成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創造性人才。
三、“自主學習”方式的實踐途徑與策略
1.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要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轉化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促成矛盾轉化,從而使學生較快地實現學習上的飛躍。
2.教學要歸還學生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發展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習的主動權應掌握在學生手中。然而,教師成了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宰,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落實,這是當前英語教學中師生關系最突出的問題。要優化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必須堅持活化教師主導作用和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辯證統一,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
3.精心設計主體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顒邮歉陆虒W觀念,開創英語教學新局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顒邮寝D變學習方式的關鍵。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發揮更是通過學生參與的主體活動實現的,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
組織活動要了解主體、客體、環境等方面的情況。主體情況指學生的認知水平、英語基礎;客體情況指英語特征、教學的目的和內容;環境指英語輸入和輸出的外部條件。精心設計主體活動就是要根據階段性教學要求,把主體、客體、環境等方面情況聯系起來,并尋找出三者間相互作用的最佳聯結點,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樂于參與,并在參與中得到聽說讀寫方面的有效訓練。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師范學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