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近30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結合新課改,從吃透材料,審準話題;化大為小,“小題大做”;用“本”索“源”,擬好題目;快捷入題,確定文體;謀篇布局,打造“亮點”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學生最頭疼而又分值最大的話題作文的應試技巧問題。
關鍵詞:話題;作文;應試;技巧
作文號稱語文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話題作文備受青睞,要想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完成一篇漂亮的作文是不容易的,這就需要一些技巧。結合我近30年的語文教學經驗,我認為要寫好話題作文,拿到較好的分值,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一、吃透材料,審準話題
話題作文的內容盡管相當寬泛,但并非沒有限制,因此審題同樣重要。如果掉以輕心的話就可能犯脫題的錯誤,審題仍然是話題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敗的關鍵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審題中確定的,審準了話題,才能讓立意鎖定話題,使行文不脫軌。話題作文是由四部分組成的:材料+提示語+話題+要求。材料語、提示語中隱含著命題者的意圖,如對范圍及立意的某種限定,常常能給我們一個啟發、一點引導、一種開發的角度。如這樣一個話題作文: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些界限一定要分清,甚至不可越雷池一步;而有些界限必須打破,否則就會畫地為牢,故步自封。請以“界限”為話題作文。這個提示語就啟發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立意,可尋找不可打破的紀律、規律、法律去寫,也可尋找可打破的僵化思想、陳舊觀念、人間隔膜等來寫。
二、化大為小,小題大做
話題作文的范圍一般比較大,學生“天馬行空”容易失去方向,無從駕馭,這樣就需要切分話題,化大為小,分解出“子話題”來。一般來說,話題的字數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數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化大為小的簡單辦法就是在話題前面或后面加上若干個詞語,對它進行修飾限定或補充,使得大題變小。如以“尊重”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在話題前后填上一些詞語就會變成“尊重是相互的”“架起尊重的橋梁”“學會尊重”“體味尊重”“呼喚尊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生命”等,這樣就容易入手寫作了。
大題化小之后,就要想辦法“小題大做”,即抓住一點,寫深寫透。生活中有些問題看似很小,但只要我們能聯系背景、善于挖掘,也能反映出重大主題;生活中有些問題看似平淡,但只要我們能積極思索,哲理點化,也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
三、用“本”索“源”,確定文體
審題立意之后,我們寫作前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探寶呢?其實我們的寫作素材俯拾皆是,但我們常常“身在寶山不識寶”。我們可以走進教材,從課本中尋找材料,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都是古今中外的經典之作,不就是作文最好的材料來源嗎?還可以融其他各科知識于作文中。另外,紛繁多變的現實生活也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如以“壓力”為話題的作文,我們要想為“壓力”“平反”的話,可用物理課本知識“沒有壓力,墨水不會自動跑進鋼筆”,生物課本知識“沒有壓力,我們血液循環就不能順暢進行,因為流到腳底的血液就再也回不到心臟”,還可以引用語文課本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的話。現實生活里央視實話實說節目主持人崔永元由于壓力嚴重失眠,也正由于壓力,使他努力,最終成為傾倒無數觀眾的著名主持人。
另外,有些材料內涵豐富,“橫看成嶺側成峰”,這種材料在我們材料缺乏時,也能拿來應急。如魯迅的“棄文從醫”,也能點化到“壓力”上來。
話題作文選擇文體范圍寬,但并不是不要文體,但究竟要選擇何種文體,要根據手中的材料而定,還要揚長避短根據自己的優勢而定。如果對某一問題認識比較透徹,而又有一些典型的事例,就寫成議論文,如果有話題方面的生活經歷,不妨寫成記敘文或加工成小說。
四、擬好題目,快捷入題
“題好一半文”,題目是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我們要想辦法使文章有“一雙慧眼”,讓閱卷老師對文章“一見鐘情”。話題并不等于題目,用話題作題目,是萬不得已的下策。擬題的簡便方法是:可在話題前后加詞語作標題;可合理引用名言、詩句、俗語、歌詞作標題。還以“尊重”為話題的作文,可擬成“敬人者,人恒敬之”“與尊重握手”“尊重的魅力”;還可用文章的中心作標題,如“尊重是一種美德”。
擬好題目后,找到與寫作素材的直接聯系點巧妙切入,快捷入題,將文章的主體內容盡快表現出來,切忌開篇松散,不扣題眼,離題較遠。
五、謀篇布局,打造“亮點”
確定了文體之后,就可以謀篇布局,最好打打“腹稿”或列列提綱,有些同學率然提筆,邊想邊寫,思維很亂,往往寫不下去了,又想另起爐灶,這樣常常“欲速則不達”。
展示“亮點”是提高文章品位的手段,是攀上“發展等級”的途徑。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我們可以從方方面面下工夫:可精心設計出精彩亮麗的“鳳頭”,使其閃亮登場;可用心構思出有序而充實的“豬肚”來,使文章豐富詳實、生動具體;還可細心營造出響亮有力的“豹尾”,使文章回味無窮。
雖然“文無定法”,但只要我們用心琢磨,還是有些錦囊妙計的,這些應試技巧,能幫助我們避免走彎路,打造出好文章來。
作者簡介:
崔斗(1964—),男,漢族,陜西咸陽人,1984年中文專業畢業后從教至今。原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語文教研室主任,現任學院財稅系專職書記,學士學位,中文副教授職稱,主要研究語文教學及語文網絡教學等。目前已在《中國教育報》《北京青年報》等10多家報紙雜志、電臺上發表(播出)文章160余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一文,在《中國教育》雜志舉辦的教改征文中獲一等獎;《深入淺出話絕唱》2002年收入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教育研究動態文獻》一書;論文《孔乙己的生活丑和藝術美》發表于《咸陽師院學報》2003年第8期;《激活語文課堂的策略》發表在《職業技術教育》(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第2期;《學者型語文教師應“修煉”的內功》發表于《咸陽師院學報》2004年第6期;李白斗酒詩百篇——《將進酒》網絡教學設計發表在《信息技術教育》2005年第3期;散文一篇收錄入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咸陽20年優秀散文集《古渡聽濤》;散文《家住六樓》在新浪等多家網站登載。2000年參編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財政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財經應用文》,撰寫教材內容近6萬字。2004主編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高職高專教育系列規劃教材《語文》第三冊。另有多篇論文在學術年會上和在各大教育雜志教育教學征文活動中獲獎。
(作者單位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