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開卷有益”,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現實中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究竟怎樣呢?恐怕更多的是“不容樂觀”。由此,用“書香”浸潤孩子的童年,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自主的、和諧的行為,成為學生“綠色”的夢,便成了每位小語教學工作者常常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課外閱讀;數量;質量;興趣
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只有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這一理念已被許多學校領導、老師接受并付諸實踐,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課外閱讀的盲目性、隨意性卻很大,普遍存在“三實三虛”的現象,即“重數量輕質量、重興趣輕引導、重內化輕外化”,課外閱讀沒能真正落到實處,效果不盡如人意。
根據我校的成功做法以及本人的一些探索,筆者認為,需要用“書香”浸潤孩子的童年,讓閱讀成為學生自主的、和諧的行為。
策略一:保量提質,夯實基礎
數量是質量的基礎,沒有一定的數量就沒有一定的質量。《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課外閱讀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明確地界定了課外閱讀的定量指標。
1.營造“讀書”環境
可以利用人的從眾心理,創設讀書的大環境。形成讀書的好風氣是很重要的,為此,我校大力實施了書香校園工程,其中,在硬件建設方面,學校在不斷加強圖書館、閱覽室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如開設了讀書廊、讀報欄、新書介紹欄、紅領巾廣播站,延長了圖書館、閱覽室的開放時間,并因地制宜地張掛了許多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
2.保證“讀書”時間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低,加上貪玩好動,除少數的讀書迷外,大部分學生對讀書的“需要”還須老師的循循善誘,適時地“加溫”。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自由地暢游,時間如何保證?
(1)對課內的文章,主張長文短講,短文精講,節省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
(2)將讀書課列入課表。
(3)要求各班每周開設一到兩節“自由閱讀”課,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自由閱讀。
(4)提倡加強課外閱讀,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特別是利用節假日等大塊時間博覽群書、增長知識等。
3.教給“讀書”方法
數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數量不求質量,通過課外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也是難以實現的。為了讓學生在保證課外閱讀數量的基礎上,也保證閱讀的“質量”,筆者注重“讀書”方法的指導。
(1)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爆炸的時期,信息含量大、變化快,絕不可能對所有篇目詳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養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能力,指導學生讀書先讀前言、目錄,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對于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詳加研究,其他內容可采用略讀形式。
(2)讀思相結合。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知識。”因此,我還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疑,并能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3)讀記結合。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摘記本,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摘錄優美的詞句、新問題、新知識,以便以后查閱,養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
策略二:以趣導行,落實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在于“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養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葉圣陶語)。課外閱讀是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課外閱讀應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先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能如花香引來了蜜蜂一樣。進一步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朝健康、積極的方面發展,才能落實我們的課外閱讀目標。
1.先“放”再“收”
課外閱讀是自由閱讀,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使學生心之所至,自我娛樂。因此,在學生剛開始課外閱讀時,“放任自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天文地理、神話傳說、卡通笑話,全憑學生喜歡,當學生逐漸覺得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和生命的需要時,老師再適當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刊并提出讀書要求,先“放”后“收”,給學生一個過渡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2.開展讀書活動
要進一步強化學生“讀”的意識,老師幫助學生選擇書目,引領學生跨進浩瀚的書海,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是行之有效的。如:
(1)閱讀欣賞課,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某一片段自悟、欣賞,與同學交流。
(2)閱讀表演課,學生自由組合成一個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寓言、童話,結合學生的閱讀理解,把故事用表演形式表達出來。
(3)閱讀活動課,開展專題研究活動,讓學生尋找相關資料閱讀,而后交流展現。當然,我們還可以開展與讀書相關的知識競賽、主題演講、主題辯論會等等,讓學生不斷感受到讀書所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策略三:從內到外,充實心靈
閱讀,是一種與書中人物心靈對話的過程,多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心靈。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對課外閱讀產生誤解:認為課外閱讀是教材的補充,只要讓學生大量讀書,記誦優美文段,摘抄佳句妙語,學生思想水平、寫作能力自然水到渠成。其實,閱讀學習也有一個過程:切入(理解)——內化——外化(運用),要真正提高閱讀的“質量”,使學生讀有所悟,悟有所積,積而能用,不可忽視內化、外化這兩個關鍵環節。
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關于閱讀有一條經典的定律,定律簡單而實在:你讀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你越聰明,你的成就也就越大!衷心祝愿我們的學生都能擁有一個浸潤“書香”的童年,自覺地將課外閱讀變成為一個自由的夢、一個“綠色”的夢,讓閱讀承載起孩子們更多的夢想,讓生命之花在書香中綻放。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彭玉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西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