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有德方是精品”。那么,越有才無德,他的危險性就越大。可見,思想品德在教育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了思想品德的教育,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一種失誤。為此,英語教師必須注意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一、在一言一行中進行養成教育
對于趨于成熟的中學生來說,硬性的說教和擺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須在一言一行中進行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本人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實際,注重對學生道德禮貌的養成教育。在學生初學問好、打招呼、道歉、道謝等語句時,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使學生多說這類話,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應用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禮貌習慣。如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見面時的問候語“Good morning”,分別時的“Good bye”; 當別人有助于我們的時候,說一聲“Thankyou”;走路不小心碰了別人或損壞了別人的東西時,要說聲“I’m sorry”。這樣,學到的語言知識既用到了實處,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對學生進行了禮貌道德的養成教育。
二、將思想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
初中英語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關于愛祖國、愛科學、助人為樂方面的。講授這些內容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在講“The Great Wall”一課時,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敬業教育。在講“What a good,kind girl ”時,要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敬老愛幼教育。還有一些句型中的有關天文、地理、景觀、古建筑的描述,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舉一些實例,貫穿和體現德育的內容,使學生逐步養成愛祖國、愛人民、助人為樂、敬老愛幼的良好思想品德。
三、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
“正人先正己,己身正,不令則行,己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本身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舉止落落大方,談吐文雅,禮貌待人。時時刻刻為學生做楷模。如學生幫助老師收作業、掃地、擦黑板時,老師不應該看做是學生應該做的,應對學生表示感謝,說聲“Thank you”或“Thanks a lot”,既是對學生勞動的一種肯定和贊譽,又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和影響。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后,老師要說聲“Thank you,sit down please ”,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肯定其敢于發言后再指出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這種思想教育不但養成了學生的良好道德風尚、禮貌習慣,加強了英語知識的掌握,還形成了良好的班級風氣,融洽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系。真是一舉多得的教育方法呀!
因此,英語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勢在必得,功在當代,利在當代。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大安鎮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