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觀察和體驗是小學生積累素材最主要的途徑,體驗可以幫助觀察更深入一步,觀察可以幫助體驗豐富深刻起來。根據(jù)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如何將觀察與體驗相融合,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作文;觀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觀察是作文的第一步。在指導作文的時候,教師要在觀察上下工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指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觀察人和物,使之發(fā)現(xiàn)其中閃光的東西。只有這樣,學生在觀察中接觸了生活,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他們才會有話可說,在觀察思考中對生活有了認識,他們才會有話想說,才能做到有話會說乃至說好。
觀察是復雜的活動,不僅僅是用眼睛,還要用耳、口、手、腦,在觀察的同時養(yǎng)成分析事物的好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觀察是認識客觀世界的一項感知活動,是一個直接感覺、思維和記憶的復雜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體驗的介入。所謂體驗就是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也就是親身經(jīng)歷感知。著名作家岡察洛夫說過:“我只能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我愛過的東西。我清楚地看見過和知道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自己的生活和與之常在一起的東西。”體驗對于觀察的深入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才能使素材更加富有生機。首先,在觀察生活的時候,努力把自己融進去;其次,在體驗生活的時候,要努力深入細致地觀察。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生活中,通過耳聞目睹和親身感受,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案例:人物表情描寫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nèi)祟惖拿娌勘砬榭芍^豐富多彩。昨天留的作業(yè)讓大家收集面部表情的詞語,不知道大家收集得怎么樣啊?大家都來說說。
生1:微笑、苦笑、大笑、笑哈哈、笑容可掬……
師:哎呀,全是笑啊?不過很不錯,這就告訴我們單單是笑就豐富無比,誰還有?
生2:生氣、瞪眼睛、舒眉、做鬼臉……
生3:目瞪口呆、淚流滿面、驚慌失色……
……
師:瞧這多的詞,都是用來描寫我們的表情的,下面我們就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收集到的表情詞,然后請大家來描寫。
生:我給大家表演“回頭一笑”。(背向大家,uGiY5tpns2o5NqJ+1rqZOQ==走兩步,一回頭眼睛眨巴兩下,微微一笑,表演得很滑稽,把大家都逗樂了。)
師:好,李偉表演得很棒,現(xiàn)在請大家寫出剛才的形象,然后讀一讀。
(學生描寫略)
……
師:剛才大家都寫了同學們的表演,句式為“人+表情+動作+環(huán)境”,現(xiàn)在請大家變換順序,而且可以多個人合起來寫,可以是“多個人+多種表情+環(huán)境+動作”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定句子的順序。
學生常常覺得作文沒什么可寫,以上的案例告訴我們,其實可以寫的內(nèi)容很多,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有內(nèi)容可寫。
這個案例片段中,學生現(xiàn)場表演,現(xiàn)場觀察,現(xiàn)場寫作。學生通過描寫自己剛剛經(jīng)歷的事情,并且是群體共同經(jīng)歷的,這樣寫起來新鮮、有趣,而且可以反復比較寫得是否準確、逼真。即使是觀察同一個人的“回頭一笑”,因為每個人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觀察和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一定會感染更多的人。
總之,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力求準確地描述自己觀察和體驗的具體過程。對于引起體驗的重要細節(jié)要具體地記下來,讓學生將觀察和體驗有意識地結(jié)合起來。只有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隨時做到捕捉生活的精彩瞬間,讓學生擁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一顆會體驗的“心”,一枝“生花妙筆”。
參考文獻:
[1]劉淑輝.小學作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藝術(shù),2010(8).
[2]張敏華.有生活 有方法.學生才能有話說[J].遼寧教育,2009(4).
(作者單位 浙江省上虞市城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