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一年級兩個班為教學實驗,在實驗班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物理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物理的能力,做出了實驗數據統計分析,提出了物理分層教學的優越性和不足,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統計調查;分析
近年來,教育事業在迅速地發展,高中教育趨于普及,因此,進入高中的學生大大增加,學生基礎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性格等相差甚遠,而新課程標準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倡“因材施教”。如果不考慮學生間的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采取“一刀切”,會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面對這種情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采取了分層教學,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實。在實施分層教學以來,學生的學習成績、物理學習情趣以及學習物理的能力發成了變化,本人對這些變化進行了統計分析,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參考。
一、數據采集
本文以陜西渭南富平縣溫泉中學高一年級中兩個樣本為教學實驗,實驗班為高一年級(2)班,全班52名學生。對照班是高一(3)班,全班53名學生。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分層前各班的成績相當,都是按入學時的中考成績均勻分班。另外首次月考的成績也沒有顯著差異。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差異不顯著。
學校統一月考、期中考試試卷,期末統一考試質檢試題。自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調查問卷。為保證問卷中的題目的代表性,本人按照相關理論設計問卷中的問題,并征詢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最后,設置了20個問題,其中第1~10題反映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第11~20題反映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采用集中檢測的方式,時間規定為20分鐘。每個題目中都設A、B、C、D、E五個選項,所有題目均為單選,其中選A得5分;選B得4分;選C得3分;選D得2分;選E得1分;問卷總分為100分,其中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各占50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相應選項前劃鉤。在問卷上不顯示各選項的分數。
二、實驗方法
三、實驗數據統計與數據分析
為了使實驗班和對照班具有可比性,實驗前對(2)班和(3)班物理進行了統一考試,具體人數,實驗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對照班男生27人,女生26人。
根據獨立大樣本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檢驗公式,計算出|Z|=0.373<1.96=Z0.05,所以P>0.05,得出結論:在前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成績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利用調查問卷,測試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學習物理能力。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學習興趣成績統計見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前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興趣方面無顯著性差異。而且,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平均成績都不到26,可見學習興趣均不夠濃厚。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前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能力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數據分析:
考試成績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成績比較以及成績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2.17分和73.00分,差距很小,對照班比實驗班僅高0.83分,標準差分別為11.256和11.528,對照班比實驗班僅小0.272,無顯著性差異。離散程度也無顯著差異。實驗班和對照班高分人數(85分以上)分別為12和16,低分人數(60分以下)都是11人,差距均不明顯。
學習興趣成績分析:從實驗前測得學生興趣成績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5.72分和25.98分,差距很小,對照班比實驗班僅高0.26分,標準差分別為2.24和2.36,對照班比實驗班僅大0.12。而且,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學習興趣平均分數都很低,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無顯著性差異且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均不夠濃厚。
學習能力成績分析:從實驗前測得學生能力成績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6.57分和26.01分,差距很小,對照班比實驗班僅高0.46分,標準差分別為3.27和3.18,對照班比實驗班僅小0.09,無顯著性差異。而且,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平均分都很低,可見,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均處于一般水平。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本次學習成績測試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成績方面差異顯著。
一學期后,利用調查問卷,測試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學習物理能力。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學生學習興趣成績統計見表五、學習能力成績統計見表六。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一個學期末的學習興趣測驗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興趣方面差異非常顯著。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一個學期末的學習能力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能力方面差異非常顯著。
數據分析:
高中物理分層教學進行了一個周期后,從上表中數據可以看出物理學習成績情況發生明顯變化: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6.59分和73.77分,差距明顯增加,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2.82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6.255和7.750,對照班比實驗班大1.495,差異非常顯著,對照班成績的離散程度大,即數據參差不齊,分布范圍廣。實驗班和對照班高分人數(80分以上)分別為12和7,低分人數(60分以下)分別為0和5,差距十分大。
物理學習興趣成績發生明顯變化: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7.96分和26.03分,成績差距明顯增加,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1.93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3.42和3.61,實驗班比對照班大0.19,學生學習興趣成績差異非常顯而可見,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比對照班濃厚。
學習能力成績結果發生明顯變化: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7.98分和26.12分,成績差距明顯增加,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1.86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3.08和3.22,實驗班比對照班大0.14,學生學習能力成績差異非常顯著。可見,實驗班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得到了加強。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一個學期末的學習能力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成績差異非常顯著。
一學期后,利用調查問卷,測試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學習物理能力。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學生學習興趣成績統計見表八、學習能力成績統計見表九。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兩個學期末的學習興趣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興趣方面差異顯著。
由表中數據得出結論:在兩個學期末的學習能力后測中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物理學習能力方面差異顯著。
數據分析:
高中物理分層教學進行了兩個周期后的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末的期末統測,物理學習成績統測情況: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75.45分和71.67分,成績差距進一步增大,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3.78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5.500和8.197,對照班比實驗班大2.697,說明實驗班比對照班離散度更小,即成績集中、整齊,分布范圍小,對于差生有很大的提高,差異非常顯著。實驗班和對照班高分人數(80分以上)分別為60和1,低分人數(60分以下)分別為2和7。中上人數(70~80分)明顯比對照班增加得快。
物理學習興趣的成績情況: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9.21分和27.15分,且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2.06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3.21和4.02,對照班比實驗班大0.81,差異非常顯著。實驗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比對照班濃厚。
物理學習能力的成績情況:實驗班和對照班平均成績分別為29.23分和27.35分,實驗班比對照班高出1.88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標準差分別為3.81和4.07,實驗班比對照班大0.95,差異十分顯著。
四、實驗結論
由以上實驗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分層教學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物理學習興趣及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新元.分層教學促進個性發展[J].成功:教育,2008(5).
[2]李朝暉.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廣西教育,2006.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物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