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背景下,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學校的藝術教育。而藝術教育也成為衡量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開拓學生學習的新方法與策略是當前每個音樂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習方法;相關策略
一、科學合理地進行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不僅是一種以師生以及生生互動為主要形式的雙向信息交流的教學方法,而且也是教師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引起學生探究音樂的欲望,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必須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上,注重問題的“啟發(fā)性”和“新穎性”。如果問題太難,學生容易喪失自信心,由此產生退避的心理;而問題太容易,又會讓學生產生輕視甚至厭倦的心理。因此,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以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由潛在水平向新水平的轉化。此外,教師要拋棄傳統(tǒng)的提問方式,少一點判斷性的問題,多涉及角度新穎的問題,以達到激起學生求知欲并使其不斷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的。
二、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營造一種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
比如,當在課堂中欣賞一首曲目時,可以讓會樂器的同學發(fā)揮自己的所長,通過采用不同的樂器表現(xiàn)這一曲目,來讓同學對樂器間的區(qū)別以及表演的優(yōu)缺點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重要的是,學生會在這一親身參與的過程中產生切身的體驗,從而更加自覺主動、輕松愉快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來。
三、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音樂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情境
音樂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在情境的設置上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努力做到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效率。如今,音樂傳播媒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fā)展著,各種各樣的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得以廣泛的傳播,然而有些音樂教師卻不允許流行歌曲進入課堂甚至禁唱。實際上,流行音樂是大部分學生耳熟能詳的,如果一味禁止,會抹殺掉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因此,音樂教師應該投其所好,創(chuàng)設一些與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元素相關的情境,在課堂上對流行音樂投之以極大的熱情,去粗取精,使其為音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英.音樂課堂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誤區(qū)及改進策略.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1).
[2]王新月.對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的思考.沙棘:教育縱橫,2010(4).
[3]陸晨潔.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課堂教學.考試周刊,2010(11).
(作者單位 山東省商河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