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圖作為新教材編寫的一個亮點,教學的一大特色,已引起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讓數學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對于增強應用意識,更有意義地學習數學已成為教師們的共識。
翻開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課本,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五顏六色的主題圖,里面有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一個個憨態可愛的小動物,它以鮮艷的色彩、生動的情境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與喜愛,使他們喜歡看數學書本,喜歡上數學課。然而,主題圖以“情景圖”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實踐證明,如果沒有好好理解主題圖的真諦,在使用主題圖的過程中機械照搬,生硬處理,隨意改變,這樣使主題圖失去應有的數學價值,主題圖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課堂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數學味。
一、問題分析
?。ㄒ唬┲恢匦问剑褦祵W課上成“看圖說話”
由于主題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的,雖然富有兒童情趣和豐富的現實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但如果教師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確把握,往往在觀察主題圖時,無意式地把數學課上成了“說話課”。如一位青年教師上的一年級下冊《小小商店》這一課,課一開始就用多媒體顯示《小小商店》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這一主題圖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是孩子們平時所熟悉、經常光顧的地方,所以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趣,這個說:“這個超市很像我們家附近的世紀聯化超市?!蹦莻€說:“我昨天晚上在超市買了很多玩具”。另一個說:“這個商店里的東西這么便宜呀,橡皮只要5角,我在學校門口買要2元?!瘪R上又有孩子接口:“你說得不對,我的橡皮是崧廈商場買的,要5元8角”……整個課堂顯得毫無秩序,那位青年教師的教學思路顯然也被孩子高漲的熱情打亂了。幾次大聲喊著讓孩子們停下來,可孩子們還是沉浸在激烈的爭論中。作為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想法還是那么天真,他們關注的往往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教師運用主題圖時一定要把握住主題圖的價值所在,從主題圖中有針對性地提出數學問題。這樣,學生才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上來。
?。ǘ┱毡拘疲虒W內容失去“時效”
由于教材編排時間上的問題,新教材使用已經好幾年了,但不少信息已失去“時效”。如一年級下冊《認識時間》的圖片,呈現的還是2002年的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和降旗的時間,沈陽到北京的火車票也是2002年的,在一年級的課本中有不少類似失去“時效”的主題圖,教師應該及時更新,選擇有時效的信息。
(三)過于依賴,數學課缺少“靈性”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信息,而是根據先前的認知結構,主動地利用外來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因此,對主題圖不能過分依賴。如在教學《圖形的拼組》這一內容時,主題圖顯示的都是幾個學生在一起用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或者幾何圖形進行拼組的示意圖,如果單單依靠主題圖就會顯得很抽象,我在上課的時候就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自己動手來操作這樣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具體情況,靈活地綜合運用,以達到創設一個良好的、有效的數學情景的目的。
二、策略探詢
?。ㄒ唬┱_理解主題圖,組織有效教學
主題圖內涵豐富,凝結了眾多編者對教育理念的認識,對數學的理解。它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體現了基本的教學要求,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之一。在教學實踐中,要合理運用主題圖展開有效教學。因此深入研究主題圖,切實把握主題圖的內涵是用好主題圖的前提。只有在理解主題圖意的基礎上,才能創設生動的主題情境,組織有效的主題活動,課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如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主題圖是用一張長方形紙做風車。當時自己沒有認真備課,想這個風車自己小時候做過很簡單的,所以整堂課就帶著孩子做風車,然后帶著孩子去操場玩轉風車,孩子們玩得可開心了,自己還感覺挺滿意的。后來在一本教學雜志上也提到了類似像我這樣上這節數學課的,把一堂好好的數學課被上成了一堂手工課。反思教學過程,乍一看,主題圖展示的是手工書上做風車的步驟,但結合單元教學,從數學的角度仔細推敲,不難發現,主題圖所展示的各個環節就是一個圖形變換的過程,即“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變換過程。理解了這個深意,我們的教學是否就可以這樣組織:課前讓學生在家里做風車,并提出要求,即注意觀察自己在做風車過程中圖形有什么變化;課堂上,學生邊描述,教師邊演示。描述時要引導學生從圖形變換的角度講解,例如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把一個角的兩條邊對折成兩個三角形,并把多余的長方形部分剪去,展開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由于圓形的變化比較隱蔽,所以我們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風車玩耍,引導學生觀察風車轉動的運動軌跡,進而總結各種圖形是可以互相變換的。
如何理解主題圖的意義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前提。但有時教師一下子難以把握主題圖豐富的內涵,對此,我們不妨多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它的意義,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同事之間多交流,而不是照本宣科,歪曲編者的意圖,也就是說在每一次上課前,都要先問問自己:“主題意思,你理解了嗎”。
(二)靈活使用主題圖,激發學習興趣
要用好主題圖,教師不僅要正確認識主題圖,也要考慮怎樣靈活使用,才能達到優化主題圖。
1.恰當選擇主題圖的呈現時機
一般來說,教師往往選擇在課開始時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提取有效數學信息,再進行新知識的教學。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要根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