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將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對數學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如何全面認識數學教學的本質;教師應如何面對新課程、新教材,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教學;本質;數學教師;角色定位
長期以來,人們對數學教學的認識就是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題,認為數學學科只是一種具有嚴謹系統的演繹科學,數學活動只是高度抽象的思維活動。數學教師往往只重視在黑板上進行嚴格的演繹邏輯推理,單方面傳授知識給學生,干癟、枯燥無味、單一的“講授式”占據主導地位,然后組織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控制性練習,一切主動權操縱在教師手中。學生的主動學習、發現探索活動沒有真正體現,只是機械的重復運動。
因此,新課程標準要求采用互動的課堂模式,提倡開放性的學習方式,營造平等、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尤其重要。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這個活動中,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本文試圖從數學教學本質與數學教師的角色定位,做一些探討,旨在與正在使用中學數學實驗教材的同仁進行共同探究。
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就必須認真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的課程標準在保證基礎知識的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能力的培養前提下,刪減了傳統的初等數學中次要的、用處不大的、對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的內容。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對知識點的分布及其要求要努力吃透。教學時要把握每一處出現的“度”,怎樣教學才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范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要求,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是否需要而作棄取。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識點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這樣,把握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科學內涵,就有利于全面認識數學教學的本質。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之中。“新課標”對數學教學的認識在原有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要體現在:更加強調了師生雙邊的活動;師生雙邊活動是數學教學的本質特征之一。“新課標”明確指出: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再創造”的活動過程,正是為學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提供了有效的途徑;讓學生置身于適當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基礎出發,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發現和猜測數學概念和結論,從而使學生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的價值,掌握數學知識。師生共同發展是數學教學的又一本質特征,強調了以發展的觀點認識數學教學。這是“新課標”對數學教學本質認識的提升,是對教學相長的發展。
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新課標”的這一個基本理念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發展。而新課程的實施,又必將對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和機會。對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新課標”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師生互動的數學教學,改變了全由教師控制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轉變對教學的傳統認識,面臨種種問題時積極去思考、去提高,特別是自身素養的提高。教師給學生的應該是方法庫、工具庫。教學模式應是:知識、素質、創新能力構成的三維教學模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師各方面的能力也是一種考驗,有了第一流的教師,才會有第一流的教育,才會出第一流的人才。當代數學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而對于教師角色的正確定位,在時代的浪潮中,其意義是重大的。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膚淺認識,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緊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以保證新課程標準的順利實施。
(作者單位 重慶市江津區夏壩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