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課堂教學理念中,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成為評估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什么是高效課堂?怎樣才能做到高效?對于這些問題,在學界和教師間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答案。追求有效教學,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了現在課堂教學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改革;高效性
高效性教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形成的一種教學理念。所謂“高效”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完美的完成教學的目的,以達到教學育人的目標。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讓思想品德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好的互動呢?下面的幾點很是重要。
一、搭建師生有效溝通之橋是實現高效性課堂的根本
1.一視同仁,交流互動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尊重、信任學生,滿足學生自尊心的需求。對待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老師應該予以疏通引導,給予學生更多更好的學習空間,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師應該側重于引導。而對于那些學習稍微欠佳的學生,老師應該給予諒解,要花更多的時間與之交流,給予其應有的幫助,使其有所提高。從而使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增加,以便做到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
2.發現獨特,因材施教
在傳統教學中,“一刀切”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的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手腳,禁錮了學生的頭腦,壓制了學生的個性。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應該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使不同資質的學生都有了各自需要努力的方向,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致使其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加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實現高效性課堂的關鍵
1.內容激趣
新課程提倡教師要充分挖掘現實生活中的資源,來自學生身邊的資源,創設情境,組織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于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者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具有濃厚的興趣,并且記憶深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課需盡量圍繞熱門話題展開教學。當然,這樣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社會生活,捕捉身邊的點點滴滴,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從學生的優勢發展需求出發,從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2.言語激趣
思想品德課在很多人的認識中是一門枯燥無趣的課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的使用幽默,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3.媒介激趣
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教師上課講要點、重點,學生畫要點、重點,考試的時候學生一字不漏地答要點、重點。沒有任何生動形象的講解,學生對于所學的內容模糊不清,以至于得過且過。但是,隨著多媒體逐漸進入課堂,過去單純的講解模式便將面臨優勝劣汰的考驗。我們在學習較抽象的知識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信息容量大等優勢組織教學。
三、以身作則是實現高效性課堂的基礎
1.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
在這個信息發達,新舊更替快速的社會,教師具備廣博的知識是必須的。在教學方面,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專業周圍的知識。“聞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靠的是教師所具備的知識。教師必須不斷地汲取、掌握新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研究探索課堂教學的方法,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展現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應當以身作則
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指路明燈。例如在講解誠實守信的時候,教師自己卻滿口謊話,對待學生不能做到言而有信;在講解遵紀守法的時候,教師自己卻每天上課遲到早退。這樣的話,學生就會對教師的人格修養產生懷疑。什么是為人師表?教師就是一種標志,他的一舉一動都具有模仿的效應。所以教師必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使教學更具備高效性。
3.教師要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你愛人人,人人愛你”。你只有對別人付出真心,別人才會對你給予回報。教師擔任著國家賦予我們的光榮與責任,所以我們就要有愛學生的情感。學習上給予幫助,提高其學習效率及成績,生活上細心觀察,噓寒問暖,真心的給予學生幫助。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才能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重感,自覺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和指導,這樣才能達到思想品德教學的高效性。
四、結語
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刻苦的鉆研和大膽的嘗試,以學生為本,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地展開教學。在新的教育體制下,或許存在著很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要求我們要不斷的探索研究,尋求出一條真正有用的途徑,這樣才能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不斷地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鶴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