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樂理知識,將枯燥、乏味的音樂理論變得生動、形象,在樂理教學上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體現在:理論知識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與具體音樂作品相結合,與MIDI電腦音樂制作相結合,與創作實踐相結合。從多方面培養學生運用樂理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動態教學;音樂理解;多元思維
樂理是基本的音樂理論課程,是聲樂、器樂、音樂欣賞及其他音樂活動的基礎,也是各類音樂藝術院校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掌握好樂理知識,對提高個人的音樂修養、增強音樂理解力都會提供有效的幫助。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實施樂理教學,讓樂理知識學為所用,我個人有幾點體會:
一、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運用多種形式豐富樂理教學實踐
(一)注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對樂理學習的興趣
1.樂理教學是音樂教育的最基本內容,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實際上建立在他對樂理理解多少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手段,聲、樂、圖、文等,調動多種感官的功能,使學生能在直觀、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學習。還可以運用動態的教學觀念重新構建課堂教學。
2.樂理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抽象的東西,教師要注意把抽象的樂理變得生動、形象。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激勵學生更加喜愛音樂,對學習樂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在各種理論問題的闡述上有所創新和提升,力求使概念更明確,更好地去指導實踐。
3.面對基礎薄弱的初學者,應當善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盡可能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困惑。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有機聯系,力求各個章節條理縝密,富有邏輯性,避免概念模糊導致學生們一知半解。教師要學會學習與思索,并關注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二)樂理教學需要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要與生動具體的音樂作品緊密相結合
樂理并不是純理論學科,它只是作為一種理論基礎應用在作曲、復調、配器等學科中的基礎課程。因而在教學中要避免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例如,在“記譜法”一章中,對于種類繁多的記號學生經常混淆不清。這時,教師可在鋼琴曲以及聲樂曲中,選擇一些含有不同記號的典型曲例讓學生彈和唱,比如《我的祖國》中反復記號的用法,《車爾尼299》中省略記號的用法,流行歌曲中延長記號的用法等。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含有各種演奏法記號的譜例,并進行介紹和說明,有的放矢地學與練,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樂理課堂“唱起來”
將MIDI電腦音樂制作應用到樂理教學中,已漸漸成為當代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現代教學手段之一。它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傳統課堂中教師單一講解的枯燥問題,另一方面,也縮短了學生與實際作品之間的距離。在學習調式分析知識過程中,通過音樂課件,直觀的將調式風格和音高標記展現出來,方便學生掌握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其他音樂專業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使樂理學習得到應用
為了更好地學習樂理知識使樂理知識活學活用,豐富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理解能力,將音樂創作融入樂理教學,在創作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加以實踐。創作實踐活動在樂理教學中是一項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創作過程和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激發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便于形成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一)為歌曲配即興伴奏
我們現在的學生大多喜歡彈琴,模仿流行音樂的曲調彈奏,但是對和弦功能、和弦的轉位與分解等知識。教師要利用學生這樣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作能力。在教學中選擇一些熟悉的流行音樂鼓勵學生為其配伴奏,可以運用多種伴奏音型如分解與半分解式音型、琶音式音型等,這時教師再向學生教授和弦功能等知識,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二)即興創作簡短旋律
在即興創作簡短旋律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啟發學生,引導他們思考,鼓勵他們創造。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善于創造性地運用樂理知識。其次,根據鄉土音樂特點改編創作音樂旋律。東北地區民歌戲種類繁多,有伴隨大家長大的《搖籃曲》,每個學生都會哼唱,還有紅遍全國的“二人轉”等,用同學們經常演唱、經常聽到的民歌片段改編創作一些音樂短句。
三、結語
對于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毋庸置疑,應當學好樂理,掌握好樂理知識。通過學習理論基礎,結合實踐應用,才能更好地豐富音樂感受,增強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能夠活學活用,學為所用,才能夠真正體驗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作者單位 遼寧省鞍山市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