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課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各學校實行開放招生政策,使得優秀生源都涌向了城里,農村教師遇到了很大的教學困難。身為農村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就更需加大力度學習,以適應新的形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應提升構建具有個性化課堂教學的能力
教師并不是教材與教參的復讀機,需靜下心來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把握教材要點,應有自己獨到的感悟與發現。
設計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應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和學生的需要為基礎,制訂清晰的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創造性地去備每一堂課。把聽說讀寫和語文實踐活動落到實處,爭取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記承天寺夜游》,此文的重點就非文言的字詞解釋,而是作者特殊的心境和畫面的精美,那么在設計教學的時候,重點就應放在這上面。
二、應提升高效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
如今的課堂教學仍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語文教師在授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激發其學習的濃厚興趣。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提問時要有啟發性和思考性,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同時教師應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到發現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引發學生的思考,并與其進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據教學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品嘗成功,樹立信心。
如《鄉愁》一詩,語言優美、節奏感強而且充滿思鄉之情,是培養學生朗誦能力的好教材。在組織此課教學時就可以設計朗誦比賽環節。當然,教師授課時還要盡可能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內心的感恩之情。
另外,不同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需要不同的教室環境,所以在組織教學時,可根據需要把教室布置成一間充實的學習中心,為學生的交流、學習和探究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
三、應提升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