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學理念和作用下,語文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單純追求教學方式的現代化,忽視了語文學科自身的人文性現象,引發了我們對多媒體教學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本文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優勢以及現代技術給課堂帶來的新的問題和啟示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優勢;不足;建議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現代化不斷推進,教育媒體紛紛觸電,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逐漸在課堂教學中推廣使用,它必將引發一場從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等全方位的變革。多媒體的運用為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語文教學新課程理念的實現提供了一個更高的現代化平臺。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ㄒ唬樾抡n程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了無盡的寶藏
現代媒體能夠同時獲取、處理、編輯、存儲、展示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不同形態的信息,它進入課堂后,使教育、教學超越傳統視野,使課堂沖破了時空限制,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教學的密度與容量,創造出知、學、問來源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環境,為學生個性、素質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
新的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通過留言板或論壇進行網上討論,一是可以使全體學生在同一時間段發表自己的觀點;二是學生可以自如地在網上闡述自己的主張;三是可以隨時看到別的同學的觀點,并與之交流;四是教師也可通過留言板隨時提供指導和幫助,并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過程。
?。ǘ﹦撛O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生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谡n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在《林黛玉進賈府》中,賈母和寶玉問過黛玉一個同樣的問題“黛玉讀書沒。”而黛玉回答兩人的話截然不同,頗令人回味。由于文中這兩處的回答是分散的,其間相隔大段的文字,學生很難注意到其間的微妙差別。實際教學中,如果把黛玉的兩次回答剪輯在一起,形成一個看似完整的聲音片斷,直觀呈現在學生“耳前”,這樣兩者的對比就顯得鮮明充分,學生對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有更深刻的體會。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網絡情境的語文教學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的語感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多媒體的利用有利于實現新課程下語文教學方式的信息整合,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師們的不斷探索下,網絡教學模式可以有以下表現形態:
1.課文精讀。傳統教學非常重視對課文的精讀,在網絡環境下同樣不可忽視,因為精讀可以強化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強調對課文的整體感受和深入思考,教師可提供相關資源供學生參考,可用習題當場進行閱讀效果的檢測并由電腦做出即時評價。
2.主題式閱讀。主題式閱讀指的是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點圓式信息傳輸路徑具有輻射性。教師可提供經整理的大量資源,學生可從網上獲取相關資源,可在論壇交流心得。
3.選擇性閱讀。學習主體在網上快速閱讀,然后根據需要選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進行精讀,是一種由“面”及“點”的信息輸入方式,選擇性閱讀的結果往往通過寫作表現出來。
4.情境寫作。多媒體電腦為作文情境人創設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情境呈現—討論—交流—寫作—評價”是常用的教學流程。
5.互動性寫作。將“故事接龍”的樣式放到網絡上之后,其趣味性、發展無限性以及作者與作者、作者與讀者、讀者與讀者的交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ㄋ模└淖儗W生傳統的學習方式,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多媒體教學提供了一種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自由學習的空間、環境及相應的資源和技術支持,為學習教師者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有可能真正達到讓學習者主動構建知識、實現自己獲取知識甚至創造新知。師生之間多層應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同時使個別化學習、協作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得以結合,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一門理想的學習認知工具,而且極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學的時空領域,有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總之,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最忌“該用而不用,不該用而無目的、無計劃地濫用”。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研究和恰當地設計、開發、運用多媒體課件,使之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充分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真正價值。語文是一門內涵極豐富主體感極強的學科,我們要合理適度地運用好多媒體技術,為語文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ㄗ髡邌挝?河北省望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