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學把成功的自主學習模式歸并為“三三六”:前“三”是指“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三個特點;后“三”是指“預習、展示、反饋”的自主學習三大模塊,而“六”則是指“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的展示模塊六大環節。縱觀其課堂模式,又有以下三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一是教學目標的三維構建,打破傳統的單線形成。任務下放,小組完成,個體參與,群體交流,展示反饋,優差互補,把預習、展示、反饋、測試多層次交叉,發揮學生集體智慧,促進學生多角度思考與學習;二是重視預習對全程學習的催化作用,單獨設課,教師23b16a24c586a74f64b43078ad6bb08f指導預習,師生共商預習內容,共定學習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個體、小組、教師三方互動,形成立體預習框架;三是展示的預設性、可操作性,允許學生靈性發揮、自主交流、個性抒發、矯錯糾偏,克服過去的“放而則亂,統而則死”的弊端,重視小組在學習構建中的作用,效果很好。
杜郎口中學何以能突破傳統教學的桎梏,把自己解放出來取得不菲的成績,這里肯定有值得我們珍藏的東西與學習的經典。
1.“10+35”的時間分配,科學合理。從表面上看,“10+35”只是數字概念,但從深處研究,他的踐行無一不體現著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與西方建構主義原則。
2.分組與合作,可有效解決大班額上課難以顧及個體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困惑。杜郎口的分組合作具有不可復制性,想快速見效很難,這需要對學生長期培訓才能形成快捷機制。從表層來看,分組合作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要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才能構建開放有序的合作系統。要注重發揮組員在知識儲備、能力層級、情感方式的互補性,注意合作的實用性、審美性、探究性,有效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好的高效的分組合作,為學生自學和展示搭建廣闊的平臺,也為互動學習方式提供了現實生存空間。
3.提優與補差一直是我們提倡的口號,能實施的不多。即使堅持下來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原因是我們采用的形式太過單調死板、不近人情,無非是三個字“盯、盤、補”。而杜郎口的提優補差完全融入課堂學習中,融入“預習、展示、反饋”三個模塊所有環節中。在預習模塊里,小組優生帶差生,優生得到了鍛煉,差生得到了補救;在展示模塊里,優生往往擁有更多地表現與展示的機會,有效地提了優,同時弱勢學生也在觀摩傾聽與交流中得到啟示與幫助;在反饋模塊里,杜郎口中學更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讀、演、寫,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同時利用優生的帶動、一對一的幫扶、小組間的交流、學生代表的講解,使弱勢學生完成目標最后的縫合工作。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縣外國語學校北校區)